[发明专利]海上风电经DR-MMC并联混合直流送出系统启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232805.5 申请日: 2021-10-22
公开(公告)号: CN113972688A 公开(公告)日: 2022-01-25
发明(设计)人: 李广磊;迟永宁;李琰;田新首;孙树敏;程艳;李笋;张磊;于丹文;庞向坤;赵鹏;王楠;刘宏志;樊肖杰;范译文;张铭;王晓晖;费斐;黄阮明;张梦瑶;郭明星;肖宇;王聪;李翔宇;戚洪昌;张世帅;胡浩;张佩佩;叶健诚;吴珊;王庚;何飞;刘昕;杨晶晶;邓小元;鲁丽萍;李冬奇;于小晴;于洪喜;袁秋洁;郝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2J3/38 分类号: H02J3/38;H02J3/46
代理公司: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祖之强
地址: 250003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海上 风电经 dr mmc 并联 混合 直流 送出 系统启动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经DR‑MMC并联混合直流送出系统启动方法,岸上柔直换流站启动,海上柔直换流站启动;启动部分直驱风电机组,定子侧开关在检测到机侧换流器空载电压与电机定子侧电压的相位和幅值均满足预设判据后合闸,实现并网发电;当海上风电场侧交流电压超出阈值范围,DR开始传输部分功率,进而剩余全部风电机组并网发电;本发明在无需对风电机组的控制和并网策略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利用送端DR和MMC之间的配合实现大规模海上风电的功率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风电经DR-MMC并联混合直流送出系统启动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未来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开发呈现出远距离、深海化及机组大型化趋势,直流输电送出方案更适用于海上风电的大规模远距离功率输送。

目前的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大多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ultilevelmodular converter,MMC),早期的Borwin1工程采用了两电平电压源型换流器(two levelvoltage source converter,2L-VSC)的柔直输电方案,均具备无源系统运行能力。SIEMENS公司在2015年推出了基于不控二极管整流(Diode Rectifier,DR)的海上风电直流送出方案,具备体积小、成本低、运行控制简单的优势,成为未来极具竞争力的备选方案之一。

但是,发明人发现,DR方案需要海上风电场交流侧具备无源运行能力,同时其启动过程需要交流回线、储能设备或启动电源,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经DR-MMC并联混合直流送出系统启动方法,在无需对风电机组的控制和并网策略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利用送端DR和MMC之间的配合实现大规模海上风电的功率送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经DR-MMC并联混合直流送出系统启动方法。

一种海上风电经DR-MMC并联混合直流送出系统启动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岸上柔直换流站启动,海上柔直换流站启动;

启动部分直驱风电机组,定子侧开关在检测到机侧换流器空载电压与电机定子侧电压的相位和幅值均满足预设判据后合闸,实现并网发电;

当海上风电场侧交流电压超出阈值范围,DR开始传输部分功率,进而剩余全部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进一步的,当海上风电场侧交流电压超出阈值范围时,DR送端直流电压大于或等于受端MMC直流电压,DR开始传输部分功率。

进一步的,预设判据为:机侧换流器空载电压与电机定子侧电压幅值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机侧换流器空载电压与电机定子侧电压相位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阈值。

进一步的,岸上柔直换流站启动,包括:结合MMC的充电电阻,利用岸上交流系统对柔直换流站进行充电,建立系统的直流侧电压。

进一步的,海上柔直换流站启动,包括:在直流侧电压的波动在预设范围内后,海上MMC工作在无源运行模式,建立海上交流系统的电压。

进一步的,对于机侧换流器和网侧换流器的外环控制目标,分别采用定有功功率和定直流电压/无功功率的方式。

进一步的,机侧换流器基于定子电压定向,网侧换流器利用锁相环跟踪并网点电压。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经DR-MMC并联混合直流送出系统启动系统。

一种海上风电经DR-MMC并联混合直流送出系统启动系统,包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28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