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的电磁干扰分析方法及敷设方案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3523.7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1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吕智;梁树生;周颖;曹丹;黄健;张琳;田艳伟;吴文广;罗民军;胡朋;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原油 管道 电磁 干扰 分析 方法 敷设 方案 | ||
本发明涉及输变电工程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的电磁干扰分析方法及敷设方案。提供了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的电磁干扰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电缆输电线路与原油管道工程的电磁干扰分析模型,总结两者之间的电磁干扰安全距离及各耦合因素对干扰影响的规律,能够准确给出电缆输电线路对原油管道产生电磁干扰的最小量化距离;提供了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的敷设方案,能够降低管线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减少了搬迁费用,提高了工程可操作性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工程安全运行可靠性,降低了沿线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变电工程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的电磁干扰分析方法及敷设方案。
背景技术
随着油品开发储运的快速发展,管道输运现已成为陆地输运的主要方式,管道建设呈高速发展的趋势,存在管道线路长、走势复杂、干扰因素多等特点,维护管道安全运行任重道远,与管道沿线附属站场设施有关的输电线路越来越被工程建设所重视。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建设的发展,可供输电线路和原油管道实施的空间和土地利用率越来越有限,输电线路和原油管道经常面临同时走廊并行敷设或交叉跨越的情况。随着原油管道工程建设对空间需求的逐步提升,与之伴行的长距离输电线路的敷设方式被越来越关注和讨论。
输电线路对原油管道存在一定的电磁干扰,一是长期存在着的输电线路运行电流通过空间磁场耦合,在邻近的金属管道上感应出纵向电动势,可能影响管道维护人员的安全作业,并在管道防腐层引起泄漏电流从而加速管道表面腐蚀;二是由于在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或系统短路故障时较大的电流用过接地极流入大地,在邻近金属管线上产生的暂态感应电压,这对管道的安全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威胁。
现有技术对输电线路长距离伴行原油管道的电磁干扰分析研究较少,且缺少输电线路长距离伴行原油管道的有效敷设方案,难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的电磁干扰分析方法,能够准确量化得出输电线路对原油管道产生电磁干扰的最小安全距离,同时提供一种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的敷设方案,能够减少工程征地面积,降低两者之间的工程风险,达到合理降低工程投资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的电磁干扰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的电磁场耦合模型;
S2,根据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建立等效的原油管道-大地回路传输线模型,进行输电线路对原油管道电磁影响的计算;
S3,根据步骤S2的计算结果,总结不同电磁干扰因素参数对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电磁场的影响规律;
S4,仿真分析输电线路与原油管道的并行安全间距;
S5,根据步骤S4的仿真分析结构,结合工程现场要求进行方案对比;
S6,根据步骤S5的方案对比结果,确认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的最小安全距离,作为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的实际实施数据。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所述耦合模型具体包括架空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的电磁场耦合模型和埋地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的电磁场耦合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原油管道为金属埋地管道,所述架空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的电磁场耦合干扰包括容性耦合、感性耦合和阻性耦合形式;所述埋地输电线路伴行原油管道的电磁场干扰为感性耦合形式。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所述等效的原油管道-大地回路传输线模型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35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