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机钙钛矿量子点CsPbBr3 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3699.2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8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魏琴;徐芮;马洪敏;任祥;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机 钙钛矿 量子 cspbbr base sub | ||
1.基于一种无机钙钛矿量子点CsPbBr3检测双酚A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CsPbBr3量子点的制备
取10 ~ 30 mg溴化铯,20 ~ 40 mg溴化铅和0.1 ~ 0.5 g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1 ~ 5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室温下搅拌30 ~ 60 min,取上述搅拌均匀的溶液100 ~ 500μL加入到2 ~ 8 mL异丙醇中,继续在室温下剧烈搅拌1 ~ 3 h后,在9000r下离心,离心后将产品分散在1 ~ 5 mL异丙醇中,制得CsPbBr3量子点;
(2)MgIn2S4纳米片的制备
取0.1 ~ 0.4 g四水合乙酸镁和0.2 ~ 0.5 g水合硝酸铟溶解于10 ~ 30 mL超纯水中,室温下搅拌30 ~ 60 min后,向溶液中加入0.2 ~ 0.4 g的L-半胱氨酸,继续在室温下搅拌10 ~ 30 min后,转入反应釜中,在120 ~ 200 °C条件下水热反应10 ~ 24 h,冷却至室温后,所得产物用无水乙醇和超纯水各洗涤3次,在40 ~ 60 °C下真空干燥12 h,制得MgIn2S4纳米片材料;
(3)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1)将导电玻璃依次用洗洁精、丙酮、乙醇和超纯水超声清洗,氮气吹干;
2)取10 µL、4 ~ 10 mg/mL的MgIn2S4水溶液滴加到ITO导电玻璃的导电面,室温下自然晾干;
3)在修饰的电极表面继续滴加10 ~ 30 µL CsPbBr3量子点溶液,室温下自然晾干;
4)将修饰的ITO电极浸入到含有0.1 ~ 0.3 mol/L吡咯、5 ~ 30 mmol/L硫酸和10 ~ 30μmol/L双酚A水溶液中,利用循环伏安法,对ITO电极进行电沉积,电压范围设置为-0.2 ~0.8 V,扫速为100 mV/s;
5)电沉积结束后,用体积比为40:1的甲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对ITO电极进行清洗,以洗脱电极上沉积的双酚A模板分子;
6)将洗脱后的电极进入浓度为0.0005 ~ 50 μmol/L的双酚A水溶液中,浸泡5 ~ 10min后,用超纯水清洗电极,制得一种检测双酚A的光电化学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使用电化学工作站以三电极体系进行测试,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辅助电极,制备的ITO修饰的传感器为工作电极,在10 mL、pH 5.0 ~ 8.0的PBS,0.01 ~ 0.5mol/L的抗坏血酸缓冲溶液中进行测试;
(2)用时间-电流法对双酚A进行检测,设置电压为-0.1 ~ 0.1 V,运行时间120 s,光源波长为400 ~ 450 nm;
(3)电极放置好之后,每隔20 s开灯持续照射20 s,记录光电流,绘制工作曲线;
(4)将待测的双酚A溶液代替双酚A标准溶液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36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