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炭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6222.X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6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乐剑辉;金玉贇;陶敏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成宙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2F1/28;C02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54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活性炭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活性炭吸附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15‑35%的含水活性炭、0.5‑1.5%的亲水性多孔载体、0.05‑0.15%的营养剂和余量的去离子水,所述亲水性多孔载体由聚氨酯经氟碳化合物改性制得。本申请通过亲水性多孔载体的添加,保障了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同时,显著改善了活性炭沉降、板结的现象;且亲水性多孔载体可作为生物载体,继而复配营养剂后,可实现生物膜法与活性吸附法的结合,进一步加强吸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活性炭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水中所含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也愈发复杂多样,常规的二级处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其要求,因此多采用吸附法进行污水处理,吸附法由于其高效、经济、低能耗和处理过程简单等优点,逐渐成为废水处理领域中较为普遍的应用技术。
相关技术中吸附剂的主要成分为粉末活性炭,其来源广泛,清洁污染低,可有效的去除水中有机物等,具有较优的普及性,现阶段投放活性炭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干法投加和湿法投加,其中以污染小、无粉末活性炭扬尘现象的湿法投加为例,是指将将粉末活性炭在配液池中制成浆料,以浆料的形式进行投加的方法。
上述湿法投加的方式虽显著改善了投加过程中粉末活性炭扬尘的现象,不易造成粉尘污染,但是湿法投加的浆料中,其活性炭存有易沉降、易板结,继而堵塞处理管道,严重影响吸附效果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即能改善粉末活性炭扬尘现象同时,又能保证粉末活性炭吸附效果的吸附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活性炭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活性炭吸附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活性炭吸附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15-35%的含水活性炭、0.5-1.5%的亲水性多孔载体、0.05-0.15%的营养剂和余量的去离子水,所述亲水性多孔载体由聚氨酯经氟碳化合物改性制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聚氨酯经氟碳化合物改性制得的亲水性多孔载体,其与含水活性炭复配后,除能发挥本身的吸附作用外还可作为微生物载体,继而构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净化系统。
此外氟碳化合物改性后的聚氨酯具有更优的氧气吸附性能,能为吸附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与营养剂联用时,可充分保障微生物的生存环境,继而通过三者复配,赋予了活性炭吸附剂较优的污水处理性能,且制得的活性炭吸附剂稳定性更优,其活性炭组分不易发生沉降、板结,保障了活性炭吸附剂的吸附效果。
优选的,所述亲水性多孔载体的制备原料中,聚氨酯和氟碳化合物按重量比计为1:(0.18-0.30);
所述氟碳化合物为全氟正丁基呋喃、全氟三丁胺、全氟三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组分及配比的氟碳化合物,其与聚氨酯结合改性后,可赋予亲水性多孔载体较优的氧气吸附性能和生物负载性能,继而亲水性多孔载体与含水活性炭复配后,即可通过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结合联用,显著增加活性炭吸附剂的污水处理效果。
优选的,所述氟碳化合物由全氟正丁基呋喃和全氟三丙胺按重量比1:(1-1.5)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上述组分及配比氟碳化合物制得的亲水性多孔载体,其氧气吸附性能和生物负载量较优,继而与含水活性炭复配使用,具有较优的污水处理效果。
优选的,所述亲水性多孔载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I、先将聚氨酯加热熔融,再向聚氨酯溶胶中加入聚乙二醇,通氧条件下,搅拌混合,制得预混料;
II、持续通入氧气,待预混料冷却至170±2℃时,掺入氟碳化合物,搅拌混合,即可制得亲水性多孔载体,保温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成宙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成宙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62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 下一篇:硫酸镍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