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超声波粘合性能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9265.3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7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蒋曙;陈厚翔;张经瀚;杨晓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4 | 分类号: | D01F6/94;D01F1/10;C08G18/63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沈廉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超声波 粘合 性能 聚氨酯 弹性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具备超声波粘合性能的聚氨酯弹性纤维,所述聚氨酯弹性纤维含有聚合物A,所述的聚合物A含有如下单元的结构式I和式II:其中,式I和式II中的R独立地选自:氢基、烃基、烷氧基、羟基、卤素、胺基、氨基、硝基或磺酸基;式I中的为C2~C18的饱和或不饱和的脂肪族烃基;所述的式I结构的质量占聚合物A总质量的1~25%;余量是式II结构的质量,所述的聚合物A占聚氨酯弹性纤维质量的0.5~15%;解决在超声波焊接工艺条件下,在不使用胶水的前提下,提升聚氨酯弹性纤维与无纺布或其他纺织品热相容性和粘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具备粘合性能的聚氨酯弹 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赋予优异超声波粘合性能的聚氨酯弹性纤维 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纸尿裤、口罩等卫材产品在生产时,弹性橡筋丝通过胶水与无纺布进行黏合, 为了保证连接的牢固度用胶量很大,胶水使用过多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增 加了卫材产品的重量和硬度,影响了产品使用的舒适性,使用胶水也不够环保, 对人体的皮肤具有较强的刺激性且透气性差。超声波焊接方法,是利用超声发生 器,使封合部位的无纺布内部生热粘合,实现封合作用。这种封合方式的生产效 率高,封合部位柔软,封合面平滑柔软无毛边、手感好,产品质量更佳,且不需 额外使用胶水,生产方式环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安 全、环保、舒适的卫材产品成为众多国人的首选,因此超声粘合技术产品从生产 效率到适应环保要求,都较优于普通热熔胶粘合技术。
制备超声波粘合优异性能的纤维的关键在于在不使用胶水的前提下,如何提 升聚氨酯弹性纤维与无纺布或其他纺织品热相容性。然而,能够具有良好的相容 性并可以直接共混的体系也是相当少的。目前常见制备方法均以物理改性为主, 如将聚丙烯、聚乙烯粉末加入聚氨酯弹性纤维中,利用弹性纤维中的聚丙烯、聚 乙烯提升其与无纺布的相容性,而氨纶用溶剂为非质子极性溶剂,聚丙烯、聚丙 烯等非极性高分子如不经过改性加入聚氨酯材料中,其自身与纤维混合具有先天 缺陷,对纺丝以及材料性能造成影响。专利US2018027042公开了一种具有降低 的表面摩擦和粘性的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加入粉末聚丙烯、聚乙烯 在聚氨酯纺丝原液中,提升与无纺布的热粘性;专利CN112662074A公开了一种 聚丙烯/聚氨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材料通过加入聚氨酯,使其具有 一定的极性基团酰胺键,和尼龙中的酰胺键在振动摩擦时产生化学反应,在振动 摩擦焊接中可以极大幅度的提高聚丙烯材料和尼龙材料的焊接强度;专利CN112726022A该开了一种聚丙烯-聚乙烯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 降低针刺无纺布的熔点,提高复合无纺布的与纤维超声波粘合强度和布面均匀性; CN111499974A公开了一种具有高超声波焊接强度的改性聚丙烯树脂,以解决现 有聚丙烯树脂焊接能量利用率低,产热少,导致聚丙烯树脂超声波焊接强度较低 的问题。通过在聚丙烯中加入无规聚丙烯和改性膨胀石墨材料,并适当加入相容 剂和加工助剂,可有效提高聚丙烯的可焊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超声波粘合性能的聚氨酯弹性纤 维及其制备方法,解决在超声波焊接工艺条件下,在不使用胶水的前提下,提升 聚氨酯弹性纤维与无纺布或其他纺织品热相容性和粘合性。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具备超声波粘合性能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含有聚合 物A,所述的聚合物A含有如下单元的结构式I和式II:
其中,式I和式II中的R独立地选自:氢基、烃基、烷氧基、羟基、卤素、 胺基、氨基、硝基或磺酸基;
式I中的为C2~C18的饱和或不饱和的脂肪族烃基;
所述的式I结构的质量占聚合物A总质量的1~25%;余量是式II结构的质 量。
所述的聚合物A占聚氨酯弹性纤维质量的0.5~15%。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9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载人潜水器甲板轨道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高密光缆的内分组式绕纱阻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