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爆轰驱动超高速发射装置用抗高过载弹丸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39483.7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5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马特;袁武;宋宏伟;汪球;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6/00 | 分类号: | F42B6/00;F42B35/02;F4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焦海峰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驱动 超高速 发射 装置 用抗高 过载 弹丸 | ||
1.一种气体爆轰驱动超高速发射装置用抗高过载弹丸,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体、组合式弹托、多层底托,组合式弹托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抗磨损弹托和抗过载弹托,抗磨损弹托与发射管过盈配合,抗磨损弹托的内部设置有容纳型腔,抗过载弹托安装在容纳型腔内,所述飞行体安装在抗过载弹托的内部,抗过载弹托后端与多层底托中的钛合金垫片组合并插入多层底托的铝合金底托中,从而组成一体化弹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体爆轰驱动超高速发射装置用抗高过载弹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过载弹托的外表面与抗磨损弹托的内表面接触,抗磨损弹托和抗过载弹托之间通过连接卡扣进行定位,再通过焊接胶粘接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气体爆轰驱动超高速发射装置用抗高过载弹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磨损弹托与发射管之间设置为过盈配合,抗磨损弹托的外表面包括前定芯区域与后定芯区域,前定芯区域与后定芯区域之间设置为加强筋b;抗磨损弹托的内部设置装配抗过载弹托的容纳型腔,包括前容纳型腔和容纳斜锥面,前容纳型腔和容纳斜锥面之间通过容纳加强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气体爆轰驱动超高速发射装置用抗高过载弹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过载弹托的外表面自前向后依次包括前定芯区域、斜锥面,前定芯区域和斜锥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a;抗过载弹托的内部自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型腔b、底部环形槽、连通腔和型腔a,飞行体的圆柱形弹体嵌设在型腔b内,飞行体环形槽嵌设在底部环形槽内,飞行体尾翼嵌设在连通腔内,多层底托的钛合金垫片嵌设在型腔a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体爆轰驱动超高速发射装置用抗高过载弹丸,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风帽、弹体和尾翼,风帽的自由端部沿着抗过载弹托的出口向外突出延伸,弹体和尾翼之间设置有梯形环形槽,弹体底部与多层底托相互接触,弹体底部与多层底托中的钛合金垫片前端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一种气体爆轰驱动超高速发射装置用抗高过载弹丸,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体设置为曲线弹头,曲线弹头的前半部分设置为圆锥形风帽,曲线弹头的后半部分设置为圆柱形弹体,曲线弹头的尾部设置带有翼片的尾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体爆轰驱动超高速发射装置用抗高过载弹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底托依次设置有钛合金垫片、铝合金底托与闭气底托。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一种气体爆轰驱动超高速发射装置用抗高过载弹丸,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垫片安装在铝合金底托的前容纳型腔内,钛合金垫片包括钛合金垫片前端面和钛合金垫片后端面,其中钛合金垫片后端面与铝合金底托型腔前端面相接触,钛合金垫片与铝合金底托之间设置为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一种气体爆轰驱动超高速发射装置用抗高过载弹丸,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底托的前端设置装配钛合金垫片的容纳型腔;铝合金底托的后端设置装配闭气底托的容纳型腔,铝合金底托与发射管之间设置为间隙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气体爆轰驱动超高速发射装置用抗高过载弹丸,其特征在于,所述闭气底托的前端设置装配到铝合金底托的凸台结构;其中闭气底托前端面与铝合金底托后端面接触;凸台直径与铝合金底托后型腔内径之间设置为过盈配合;闭气底托的后端设置曲面型腔,通过曲面型腔在爆轰气体压力作用下形成闭气性,闭气底托与发射管之间设置为过盈配合,闭气底托与铝合金底托之间设置为过渡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94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