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eCrCoNiAl高熵合金的冶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40712.7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8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利;侯自兵;王育飞;徐于斌;齐紫阳;王傲;郭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30/00;C22B9/04;B22D7/00;B22D37/00;B22D7/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芳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ecrconial 合金 冶炼 方法 | ||
一种FeCrCoNiAl高熵合金的冶炼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其包括(1)真空预熔:依次将电解镍、金属铬、电解钴装入真空感应炉中熔清,浇铸成锭,脱模后破碎成块,得到镍铬钴合金块;(2)真空二次熔炼:将纯铁、镍铬钴合金块依次装入真空感应炉中熔清后,停真空、停电、充氩,钢液结膜后,加入铝粒,大功率搅拌快速熔化;调整至出钢温度,带电出钢,浇铸至水冷锭模中,即得FeCrCoNiAl高熵合金铸锭。本发明将熔炼过程分成两个阶段,从而将脱气任务放在预熔阶段,大大减少真空二次熔炼时间,减少了夹杂物代入量,所得高熵合金铸锭均匀性很好,Fe、Cr、Co、Ni、Al等元素的宏观偏析指数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FeCrCoNiAl高熵合金的冶炼方法,尤其是一种真空感应炉冶炼FeCrCoNiAl高熵合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熵合金是五种以上金属等原子比或近等原子比合金化形成的、具有较高混合熵的合金,在凝固后能够形成相对简单的相结构,包括FCC、BCC以及HCP结构。研究表明,高熵合金具有众多优于传统合金的性能,包括热稳定性、低层错能、抗辐照、抗腐蚀以及易于克服性能上的“trade-off”效应。由于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所以在电工、发动机、硬质刀具、光热转换等领域均展现出了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高熵合金的制备技术,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技术难题。合金组元较多,彼此间原子尺寸和核外电子差异较大,导致组元的熔点、原子扩散能力等性能差异大,相互融合均匀难度较大,所以,为克服合金组元差异性引起的成分不均,高熵合金的主要制备方法是粉末冶金方法。
事实上,感应熔炼理论上可完全满足高熵合金的制备要求,只须克服元素氧化、外来夹杂物代入和凝固偏析。
目前已公开的技术中,专利202010202852.4公开了一种难熔高熵合金及其成型方法,采用电磁感应悬浮熔炼难熔高熵合金,方法虽新颖,但对设备及工艺技术水平要求极高,如熔炼环境要求真空度10-3~10-4Pa,使得工业用真空设备均无法达到;专利201910237623.3公开了一种FeCrVTiMn高熵合金及使用其进行复杂流道结构激光增材制造的方法,采用粉末熔化分层沉积方法熔炼高熵合金,该方法可有效避免合金成分偏析,但效率太低,无工业化前景;专利201610137258.5公开了一种生物医用TiZrNbTa系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真空电弧炉制备高熵合金,该方法为确保高熵合金成分均匀,反复在坩埚中熔炼4次及以上,这将不可避免会引入坩埚耐材等外来夹杂,对合金洁净度影响较大。
总之,目前公开的技术中,特别是感应熔炼技术中,尚没有适合工业化且能克服元素氧化、阻隔外来夹杂物和减轻凝固偏析的综合技术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FeCrCoNiAl高熵合金的冶炼方法。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FeCrCoNiAl高熵合金的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真空预熔
A. 将电解镍装入真空感应炉氧化锆预制坩埚中,抽真空,通电熔化;
B. 待电解镍熔清后,分批次加入金属铬,待金属铬全部熔清后,升温并调节真空度进行脱气,至[O]≤15ppm、[N]≤15ppm、[H]≤1ppm;
C. 保持真空度,降温,分批次加入电解钴,熔清;
D. 调整温度至1350~1400℃,浇铸成锭;
E. 待降温至室温后脱模,去除表面氧化层和浮渣,破碎成块,得到镍铬钴合金块;
(2)真空二次熔炼
F. 将镍铬钴合金块、铝粒装入加料斗,纯铁装入真空感应炉氧化锆预制坩埚中,抽真空,通电熔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学;河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0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