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电场测量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0918.X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0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罗兵;王婷婷;刘国特;叶远浩;梁铭涵;周锦辉;文湧华;宋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29/12 | 分类号: | G01R29/12;H01L41/113;H01L41/3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高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电场 测量 传感器 | ||
1.一种非接触式电场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敏电阻器、半导体薄膜、玻璃层、压电材料晶体和基底,所述压敏电阻器设置在半导体薄膜上,所述压电材料晶体内嵌于玻璃层中,所述玻璃层设有空气穴,所述基底上设有压电材料晶体和玻璃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非接触式电场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材料晶体的高度与玻璃层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非接触式电场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薄膜的表面形状为正方形,所述压电材料晶体的表面形状为正方形,所述半导体薄膜边长大于压电材料晶体边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非接触式电场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层由四块金字塔状玻璃组成,所述四块金字塔状玻璃分别位于压电材料晶体的四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非接触式电场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采用单晶硅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非接触式电场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材料晶体采用氧化锌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非接触式电场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材料晶体的边长为400μm,所述压电材料晶体的高度为350μm,所述半导体薄膜的边长为1000μm,所述半导体薄膜的高度为20μm,所述压敏电阻器的长度为210μm,所述压敏电阻器的宽度为140μm,所述压敏电阻器的高度为2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非接触式电场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以压电材料晶体的中心点为原点构建坐标系,所述压敏电阻器的位置为坐标(0,200,17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非接触式电场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薄膜采用N型掺杂和P型掺杂过的半导体硅材料,所述压敏电阻采用N型掺杂和P型掺杂过的半导体硅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非接触式电场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薄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清洁的SOI晶片置于1100℃的高温中热氧化,直至SOI晶片表面产生20nm厚的二氧化硅;
S2、对SOI晶片进行光刻,形成图形化掺杂区域进行B+掺杂;
S3、用浓硫酸和双氧水去除光刻胶,再使用二氧化硅刻蚀液清洗因离子注入而严重破坏的二氧化硅层,再将清洁的晶片置于1050℃热炉中进行高温退火,激活掺杂区,同时氧化晶片表面,形成400nm的二氧化硅层;
S4、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技术刻蚀二氧化硅以打开掺杂区域上的欧姆接触区;
S4、清洗晶片,利用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沉积300nm的金属铝电极,光刻形成金属电极区域,用磷酸湿法腐蚀金属铝,再利用发烟硝酸去除光刻胶;
S6、在玻璃表面利用电子束气蒸发金属铝电极,采用阳极键合方式将SOI晶片的器件层与玻璃镀电极一面键合;
S6、利用化学机械磨抛法CMP进行SOI晶片体硅的减薄,使用硅磨抛液进行化学反应同时,磨抛机进行物理研磨并促进化学反应,减薄至大50μm;
S7、清洗晶片,对体硅一侧进行ICP刻蚀,去掉所有的体硅和埋氧层二氧化硅,得到半导体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09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