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频炉用转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1804.7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3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谈敏;姚建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南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B22D41/1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邵捷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频 转包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金属熔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频炉用转包装置。本发明通过在固定架上设置固定孔板、包体安装轴、旋转驱动电机、常开式包体单元、闭合用夹紧柱单元以及滚轮单元的方式,达到转包装置移动和进出料操作都安全、有序且高效的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转包装置进出料时,滚轮结构被限位固定,避免意外移动,而在物料转运时,滚动结构触发生效;第二、进出料部位的打开状态和滚动操作的生效状态择一进行,保证转运时具有上方封盖保护功能;第三、进出料时开口不易意外关闭,短途转运时也能选择不关盖体;第四、滚轮单元上的限位用结构不影响滚轮自身的支撑强度,保证滚动功能持续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熔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频炉用转包装置。
背景技术
中频炉,指的是一种金属熔炼炉,其大体操作方式为:先将金属材料放在内部的耐热容器里,再在感应线圈上流过中频交变电流,最后金属材料中就会产生很大的涡流,使其加热熔化。
而转包装置,本质上就是一个过渡用的容器,例如熔化的金属材料从熔炼炉中倒出,先倒入转包装置,再移动运输,最后从转包装置倒入保温炉。因此转包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包括一个桶状容器,以及其上的进料口、出料口即可。
但是另一方面,该现有简单样式的转包装置,在小批量使用时还可以凑合使用,在应对大量熔化金属材料的移动运输作业时,就显得十分麻烦且危险了,其至少存在以下三个问题:装置整体不方便移动;熔化金属材料不方便旋转倾倒;材料上方敞口,缺少遮盖保温功能。
所以综上所述,现在急需一种使用方便且高效的结构改良型转包装置,以用在各类熔炼炉和保温炉之间。
专利公告号为CN208214314U,公告日为2018.12.1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溶液中转包,包括炉壳,所述炉壳为圆柱体,且内部设有浇筑槽;所述浇筑槽顶端在炉壳的内侧对称设有倒出口;所述炉壳与浇筑槽之间填充有保温层;所述炉壳外侧底端设有底座;所述炉壳外侧底端附近水平方向均匀设有多个流水口。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中转包,其结构相对简单,缺少移动功能和倾倒功能,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移动运输铝合金溶液时既要搬运,也要抬起倾倒,这就十分麻烦和危险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频炉用转包装置,其能通过在固定架上设置固定孔板、包体安装轴、旋转驱动电机、常开式包体单元、闭合用夹紧柱单元以及滚轮单元的方式,达到转包装置移动和进出料操作都安全、有序且高效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频炉用转包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孔板,包体安装轴,以及旋转驱动电机,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包体安装轴上的常开式包体单元,设置在所述常开式包体单元上的闭合用夹紧柱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并通过所述闭合用夹紧柱单元取下后卡合限位的方式以用于固定转包装置的滚轮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常开式包体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包体安装轴上的端头板,设置在两个所述端头板的包体板,一侧铰接设置在所述包体板上的盖板,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进料口,以及一侧铰接设置在所述进料口上的开口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盖板和开口板的铰接处均设有常开用扭簧,所述包体板和盖板上均设有所述闭合用夹紧柱单元,以分别用于压紧固定已经旋转收拢的所述盖板和开口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常开式包体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包体板上的出料口,以及出料口延伸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闭合用夹紧柱单元包括竖向板,设置在所述竖向板上的倾斜插接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倾斜插接孔上的插入柱。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竖向板设置在所述包体板上且远离所述盖板铰接的一侧位置处,或者设置在所述盖板上且远离所述开口板铰接的一侧位置处;所述插入柱的倾斜下端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上,或者设置在所述开口板的上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南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南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18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