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引流道的锻造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3226.0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2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华;徐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博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靳红妍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锻造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引流道的锻造模具,包括下模,下模上开有中心型腔、尖部成型槽和引流道,其中:尖部成型槽位于中心型腔的外部,且尖部成型槽通过引流道与中心型腔连通;尖部成型槽与中心型腔之间有腹板,腹板用于连接尖部成型槽和中心型腔;本发明的下模与现有的上模组合使,通过引流道的设计减小锻模中心型腔对金属的阻力,保证两尖部成型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造加工用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引流道的锻造模具。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利用金属的塑性,通常在坯料加热后,锤击或加压,使工件变形,达到规定的形状和尺寸,同时也可提高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但是对于一些高颈薄壁锻件成型难度大,如图1-4所示的大型挖掘机用的支撑锻件,由于锻模型腔对变型金属的阻力,使产品的两尖不易成型,进而造成产品的合格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带引流道的锻造模具。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引流道的锻造模具,包括下模,
下模上开有中心型腔、尖部成型槽和引流道,其中:
尖部成型槽位于中心型腔的外部,且尖部成型槽通过引流道与中心型腔连通;
尖部成型槽与中心型腔之间有腹板,腹板用于连接尖部成型槽和中心型腔;
本发明的下模与现有的上模组合使,通过引流道的设计减小锻模中心型腔对金属的阻力,保证两尖部成型的合格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引流道的深度从远离中心型腔的一端向靠近中心型腔的一端逐渐变深,便于对后期引流道内成型的连接柱的去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引流道靠近尖部成型槽一端与腹板在同一平面上,便于对后期引流道内成型的连接柱的去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引流道为锥形,且引流道的截面面积从远离中心型腔的一端向靠近中心型腔的一端逐渐变大,一方面便于将中心型腔内物料引流至尖部成型槽内,增大合格率,另一方面便于对后期引流道内成型的连接柱的去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下模上设有定位孔,便于下模与上模定位,增大产品合格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还包括坯料放置孔,坯料放置孔位于中心型腔的内部,且坯料放置孔与中心型腔组成阶梯孔,采用中心位置的锻造方式,保证加工件颈底部不缺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坯料放置孔孔径小于中心型腔的孔径,保证在加工过程中坯料被锻压至中心型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坯料放置孔与中心型腔同轴,保证合格率。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带引流道的锻造模具,经增加引流道前后模具实际使用情况对比,在下料重量不变前提下锻件合格率由85%提高到98%,效果明显。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大型挖掘机支撑锻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C-C剖视图;
图4为图1的D-D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B-B引流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博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博斯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3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青蒿提取青蒿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显弧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