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接储存设备防丢失预备份处理式数据存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43300.9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2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罗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迪壹六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世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3 | 代理人: | 万仲达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接 储存 设备 丢失 预备 处理 数据 存储 方法 | ||
1.一种外接储存设备防丢失预备份处理式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S1、识取接入的外接设备端;
S2、利用时空冗余清除备份算法对外接设备端内传输的数据进行备份,首先利用数据节点和空间维度上的相关性提取需要备份数据的簇头节点,其中簇头节点有两种情况:
情况一、若是簇头节点的剩余能量与传输数据能量之间满足,则进行备份,直至备份到所有的簇中满足则停止备份,而后重复对其他簇的簇头节点进行备份,直至其他簇的簇头节点都选择好了备份节点;
情况二、若是簇头节点失效,从关联矩阵中选择与簇头节点关联且剩余能量最大的节点作为备份节点;
备份节点选择后,计算各簇头节点到备份节点之间的距离,存入备份矩阵,根据备份矩阵计算各个簇头节点到备份节点最短路径,然后再每隔m个采集周期进行数据采集备份,并生成备份数据包;
S3、接收备份数据包并存储至备份存储器内;
S4、构建虚拟化资源池,并利用虚拟化调度引擎将备份数据包存储至虚拟化资源池内;
S5、建立数据恢复连接,具体为:
姿态一、外接设备端在恢复端附近,则利用物联网进行数据连接,并对备份数据进行恢复;
姿态二、外接设备端丢失,无法利用物联网进行数据连接,则直接进入虚拟化资源池获取存储在虚拟化资源池内的备份数据,并对备份数据进行恢复;
所述S1中采用密令识别算法对外接设备端进行识取,其算法步骤如下:
弹出识别密令输入框;
获取输入的密令,然后提取密文中的字符,再将密文中剩余信息的字符长度通过密令分段成数据符,其中:;
根据字符和数据符的首字节开始提取字节数值,这里为字符的提取字节数值、为数据符的提取字节数值;
通过解密出明文,其中,为传输数据的数据帧,为总的数据帧数,为解密出的明文,然后对解密出的明文进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储存设备防丢失预备份处理式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虚拟化调度引擎采用卷放置的模型计算备份节点所使用的数量,其模型公式如下:
;
其中,为备份节点所使用的数量;备份数据集合;为备份数据总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储存设备防丢失预备份处理式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化资源池对备份数据恢复的过程中采用交叉装填算法,其算法步骤如下:
输入备份数据和卷积请求,并根据计算出备份数据备份节点所使用的数量;
将卷积请求按照存储空间需求大小进行非增排序;
首先,检测是否有存储节点被使用,其中:
姿态一、若有则首先从已使用存储节点选出满足卷积请求排序后的第一个请求;
姿态二、若没有则开启一个新的存储节点;
重复检测是否有存储节点被使用,直到所有卷积请求都被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储存设备防丢失预备份处理式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簇头节点的分簇采用分簇聚类算法,其算法步骤如下:
在备份数据包中随机选取个聚类备份节点;
判断每个传输感知节点所属的簇,具体的,计算传输感知节点到每个聚类备份节点的欧氏距离,并选取最小距离的欧式距离作为传输感知节点的聚类备份节点,标记为;
重新计算每个聚类的均值;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聚类备份节点不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迪壹六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迪壹六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33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