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45926.3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2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欢;徐玉杰;陈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F04B41/02 | 分类号: | F04B41/02;F04B41/06;F04B39/06;F01K3/14;F01K7/02;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林涛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蓄热 压缩空气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多级压缩机C1~Cn、多级膨胀机T1~Tn和储气室AS;该系统还包括:高温蓄热装置TS和第一回热器RG1,各级压缩机出口的空气进入高温蓄热装置TS以储存高温热量;第一回热器RG1与第x级压缩机Cx的入口、末级压缩机Cn经高温蓄热装置TS后的出口,以及储气室AS入口连接;第一回热器RG1吸收末级压缩机Cn在TS中放热后排出的余热,进入第x级压缩机Cx入口的空气再吸收第一回热器RG1中的热量,实现末级压缩机Cn回热第x级压缩机Cx入口温度,提升压缩机的功率,增大热的存储比例,提升能量密度。由于蓄热温度升高,对储气室AS内空气的需求减少,可使储气室AS的体积明显减小,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储能系统有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燃料电池等,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储能密度大、输出功率大等特点。但抽水蓄能电站必须建设大坝,耗水量大,对生态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CAES)不耗水,对生态环境基本没有影响,具有初始投资成本低、效率高、无毒、寿命长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现有的高温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由于各级压缩机入口温度为环境温度,一定的压比下,蓄热温度较低,储存的热较少,进而使高温蓄热式CAES的能量密度一般不高,需要配备大型储气室以供多级膨胀机进行膨胀作用,达到所要求的输出功率。同时大型储气室造价较高,较大的储气室不利于系统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高温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不高,并依赖大型储气室的问题,且造价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温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多级压缩机C1~Cn、多级膨胀机T1~Tn和储气室AS;还包括:高温蓄热装置TS和第一回热器RG1,各级压缩机出口的空气进入高温蓄热装置TS以储存高温热量;第一回热器RG1与第x级压缩机Cx的入口、末级压缩机Cn经高温蓄热装置TS的出口,以及储气室AS入口连接;空气经过第一回热器RG1后进入第x级压缩机Cx入口,末级压缩机Cn出口的空气经过高温蓄热装置TS储热后,再经过第一回热器RG1冷却后进入储气室AS。
优选地,第一回热器RG1与首级压缩机C1的入口、末级压缩机Cn的出口,以及储气室AS入口连接;空气经过第一回热器RG1后进入首级压缩机C1入口。
优选地,高温蓄热装置TS为整体结构,各级压缩机的出口与高温蓄热装置TS连接。
优选地,所述高温蓄热装置为填充床蓄热,或双罐间接蓄热,或单罐蓄热。
优选地,高温蓄热装置TS为显热蓄热,或相变蓄热,或热化学蓄热。
优选地,该高温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还包括:第二回热器RG2,第二回热器RG2与首级膨胀机T1的入口、第y级膨胀机Ty的出口,以及储气室AS出口连接;储气室AS出口的空气经第二回热器RG2后进入高温蓄热装置TS吸热,再进入首级膨胀机T1以膨胀做功,第y级膨胀机Ty出口的空气经过第二回热器RG2冷却后排出。
优选地,第二回热器RG2与首级膨胀机T1的入口、末级膨胀机Tn的出口,以及储气室AS出口连接;末级膨胀机Tn出口的空气经过第二回热器RG2冷却后排出。
优选地,该高温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还包括:高温热输送单元,适于向该系统输送高温热,以提高膨胀机入口温度。
优选地,所述高温热为太阳能热,或工业余热,或风能热量。
优选地,所述高温热输送单元直接向膨胀机入口输送高温热,和/或,所述高温热输送单元通过高温蓄热装置TS输送高温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59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