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600MPa级热成形钢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47435.2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7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腾飞;李化龙;施一新;刘志桥;冯庆晓;李婷婷;周东升;刘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38;C22C38/26;C21D8/02;B22D11/06;C21D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600 mpa 成形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钢铁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600MPa级热成形钢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钢水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C:0.015~0.04%;Si:0.30~0.50%;Mn:1.6~2.0%;Cr:0.2~0.4%;Nb:0.06~0.10%;Al:≤0.003%;P:≤0.020%;S:≤0.004%;N:≤0.005%;O:0.003~0.006%,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基于薄带铸轧工艺,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工艺参数提供了一种无带状组织、无脱碳层的600MPa级热成形钢,弥补了现有热成形钢中存在带状组织的缺点,且弥补了现有裸板热成形钢中存在脱碳层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规格、无脱碳层、无带状组织的600MPa级热成形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重量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轻量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采用高强或超高强度钢,从而能在不降低碰撞安全性的同时,大幅降低汽车重量。但高强或超高强钢在冷成形过程中,存在开裂、回弹和零件尺寸达不到精度要求等问题。热成形技术将高温成形与淬火强化结合,能获得高强度级别的零部件,完美解决了超高强与良好成形性能之间的矛盾。
另一方面,在碰撞过程中,汽车重要零部件不仅需要超高强度以较大程度抵御冲击变形,同时也需要良好的韧性以吸收碰撞能量,减少碰撞加速度,从而提高对汽车乘员的保护。因此,在汽车安全零件设计时,整体使用抗拉强度级别高的热成形钢,并局部软化来改善整个零件的碰撞吸能性能。例如,B柱的上部分为碰撞支撑单元,下部分则为吸收冲击单元。
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两种手段来实现超高强零件的局部软化:(a)热成形模具局部热处理技术,使得零件所需要的局部软区以较低的速度冷却或回火处理。该技术具有对零件局部软区的强度控制精度较差、生产效率减低的缺点。(b)激光拼焊技术,将所需软区用钢板与超高强度热成形钢板拼焊到一起,然后进行热冲压,实现零件不同区域不同强度的要求。目前汽车行业绝大部分采用激光拼焊技术。
一方面,上述热成形软区用钢,为保证淬透性,添加了较多Mn等元素,其组织中常常伴随有带状组织,严重影响钢板性能。
另一方面,上述热成形软区用钢中可依据防腐要求,或使用镀层板或使用裸板。裸板采购价格低,但存在表层脱碳的问题,影响汽车安全性能。
专利文献201810607644.5公开了《一种550MPa级热冲压成形用高塑性钢板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中的热成形钢厚度在0.5~2.5mm,未对带状组织、脱碳层进行说明。该方法经过钢水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退火处理,工序繁多,生产成本高。
专利文献202110097411.7公开了《激光拼焊后用于整体热冲压成形的高塑性钢板及生产方法》。该方法中的热成形钢厚度在1.0~2.0mm,未对带状组织、脱碳层进行说明。该方法经过钢水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退火处理,同样存在工序繁多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可见,上述热成形钢的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1)未解决严重影响热成形钢性能的带状组织;
(2)未解决裸板热成形钢表层脱碳问题;
(3)钢带的生产能耗高、工序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因而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低能耗的方式生产薄规格、无脱碳层、无带状组织的600MPa级热成形钢的方法,并提供相应的600MPa级热成形钢。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生产600MPa级热成形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冶炼获得钢水,
所述钢水按照如下化学成分及质量分数配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7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筛选调控序列的载体体系和应用
- 下一篇:船舶穿越特殊区域的监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