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近铁路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8561.X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2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黎新锋;寇卫卫;张峰;饶大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7/02;E02D17/04;E02D5/7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刘晶晶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近 铁路 基坑 施工 安全 监测 方法 | ||
发明公开了一种临近铁路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方法,涉及工程领域的基坑工程,其通过使用测量机器人、水准仪、基准点、观测点、电测水位计、振弦式锚杆测力计、振弦式频率读数仪、建筑变形分析系统软件和控制测量平差软件、测斜管和测斜仪、视频监控及智慧工地平台等,用以监测土钉墙坡顶水平位移及沉降、支护排桩桩顶位移、地下水位、锚索和锚杆应力、桩身深层位移监测、基坑安全视频监测,其引入了智能化系统,对基坑进行全方位监测,具有安全可靠、精度高、实践性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领域的基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临近铁路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铁路交通以及大型地下公共设施等迅速崛起,涌现出了大量深基坑工程以及地下工程。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根据有砟铁路线路的相应规范、规程及工程经验,涉铁工程施工引起的铁路路基沉降控制标准应控制在10mm以内,方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因而在临近铁路深基坑工程施工时,对基坑变形和沉降的全方位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临近铁路深基坑工程施工时,对基坑变形和沉降进行全方位监测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近铁路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方法,安全可靠,精度高,确保了临近铁路的运输安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临近铁路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方法,用于临近铁路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时对基坑进行监测,基坑临近铁路一侧采用“支护排桩+锚索”支护形式,基坑其余部分采用“放坡开挖+土钉墙”支护形式;所述安全监测方法包括:通过在基坑支护桩的顶部和基坑的坡顶分别布设若干桩顶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点和若干坡顶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点,并利用水平位移监测仪器和垂直位移监测仪器分别监测各桩顶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点和各坡顶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通过在基坑周围布设若干地下水位监测点,并利用水位监测仪器监测各地下水位监测点的水位;通过在采用“支护排桩+锚索”支护形式的基坑一侧布设若干锚索应力监测点,并利用应力监测仪器进行各位置锚索应力的监测;通过在采用“放坡开挖+土钉墙”支护形式的基坑区域的土钉或锚杆上布设若干土钉、锚杆测应力监测点,并利用应力监测仪器进行各位置土钉、锚杆应力的监测;通过在基坑的支护桩中布设若干桩身深层位移监测点,并利用桩身深层位移监测仪器监测各位置的支护桩桩身深层位移;以及通过在基坑四周区域设置摄像设备对基坑进行视频实时监控。
进一步地,还包括在基坑周围设置的基准点,各基准点可以通过观测墩等进行设置,用于放置水平位移监测仪器和垂直位移监测仪器,并对各桩顶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点和各坡顶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点分别进行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监测。
进一步地,水位监测仪器可以为测量机器人等,使用水位监测仪器采取前方交会观测法、后方边角交会法或导线测量法来监测各桩顶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和各坡顶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点的水平位移。
进一步地,垂直位移监测仪器可以为电子水准仪和铟钢条码尺等,使用垂直位移监测仪器采取水准导线测量方法来监测各桩顶水平、垂直位移监测点的垂直位移和各坡顶水平、垂直位移监测点的垂直位移。
进一步地,对各地下水位监测点进行水位监测时,在基坑降水前用钻机钻孔,孔深大于1.5倍基坑开挖深度,通过电测水位计观测记录初始水位,并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按设定间隔时间监测地下水位情况。
进一步地,在需要布设土钉、锚杆测应力监测点位置,预先将测力计焊接安装在土钉、锚杆上,再利用该土钉、锚杆进行施工,应力监测时,通过读数仪获取测力计的数值对各土钉、锚杆测应力监测点进行应力监测;在需要布设锚索应力监测点位置,将测力计安装在待测锚索锚具上,通过读数仪获取测力计的数值对各锚索应力监测点进行应力监测;测力计可以为振弦式锚杆测力计,读数仪可以为振弦式频率读数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85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四核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