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式接近开关及阀位指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9430.3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8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唐秋华;陈峰;刘桂兴;王旭;陶宇杰;张冬明;张恒镭;姚旭栋;马旭升;陈毅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利核仪控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50 | 分类号: | H01H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海明;刘芳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接近 开关 指示 系统 | ||
1.一种非接触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并间隔设置的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
限位块,在所述第一静触点和所述第二静触点的相对方向位于所述第一静触点和所述第二静触点之间;
弹性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弹性件;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第一侧位于所述第一静触点和所述第二静触点之间,且在所述转动件的第一侧上间隔设置第一动触点与第二动触点,所述转动件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与所述限位块相连并能够相对所述限位块转动,所述转动件上设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弹性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转动件绕所述限位块转动,使所述第一动接触点与所述第一静接触点接触,或使所述第二动接触点与所述第二静接触点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侧的第一凸起部;
所述第一凸起部在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
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邻的第二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侧设置有尖角结构,所述限位块上与所述尖角结构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V形凹槽,所述尖角结构与所述凹槽的底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弹性件的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容纳槽的底壁,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的第二凸起部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活动磁性件、固定磁性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安装结构用以安装所述活动磁性件,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所述固定磁性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呈L形,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交的位置设置固定轴,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安装座绕所述固定轴转动,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包括相连的呈直线状第一段和呈弧状第二段,所述呈直线状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所述呈弧状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的安装槽,所述活动磁性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沿某一特定方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式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开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封闭端与开口端,所述外壳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开口端的呈环状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上相对设置第一静触点座和第二静触点座,
所述第一静触点座包括相连的第一安装块和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安装块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臂自由端的端部设有所述第一静触点;
所述第二静触点座包括相连的第二安装块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安装块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臂自由端的端部设有所述第二静触点。
10.一种阀位指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式接近开关和设置在所述非接触式接近开关背离所述驱动装置一侧的靶标,所述靶标用于吸引所述非接触式接近开关的活动磁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利核仪控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利核仪控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94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