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模型的打印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9520.2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7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戴湘岳;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普利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86 | 分类号: | B29C64/386;B29C64/124;B29C64/20;B33Y30/00;B33Y40/00;B33Y5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开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模型 打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模型的打印方法和系统,用于同时打印多个模型。打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模型原始文件,模型原始文件中包含待打印且相互分离的多个模型的预设参数,多个模型的预设参数包括多个模型的轮廓、位置、材质和/或底部形状;配置连接杆的预设参数,连接杆在打印后使得任一模型通过至少一条连接杆与另外的至少一模型相连,连接杆的预设参数包括连接杆的个数、宽度、高度和/或与多个模型的连接方式;以及输出模型打印文件,模型打印文件中包含模型的预设参数以及连接杆的预设参数。本发明的三维模型的打印方法和系统便于多个模型的打印和收集,可以提升三维打印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三维打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模型的打印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使用光固化方式的三维打印机在打印完成时,如使用手工方式进行取件,不仅效率低、操作体验较差,也很容易造成脏污,由此会对耗材产生较大浪费。在此基础上,现有技术中具有模型自动脱离打印平台功能的打印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缺点。然而,自动脱离打印平台仍然存在着局限和不足。当打印平台上存在数量较多的相似模型,或存在体积质量很小的模型时,则可能会引起如下问题:
1)浸没式打印的条件下,打印完成后靠近平台边缘的小体积小质量模型,在脱离平台之后会受到液体或类流体冲击从平台滚落,造成模型找回困难或模型意外损伤;
2)上述从平台上滚落的模型可能落入设备内部,造成设备运行异常和损坏;以及
3)浸没式打印时,互相靠近的相似模型受到流体或类流体影响而位移和翻滚,造成后处理后分拣时间成本增加。
由此可知,现有的三维打印机自动脱离打印平台的功能尚不完善,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维模型的打印方法和系统,便于多个模型的打印和收集,可以提升三维打印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模型的打印方法,用于同时打印多个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模型原始文件,所述模型原始文件中包含待打印且相互分离的多个模型的预设参数,所述多个模型的预设参数包括所述多个模型的轮廓、位置、材质和/或底部形状;
配置连接杆的预设参数,所述连接杆在打印后使得任一模型通过至少一条连接杆与另外的至少一模型相连,所述连接杆的预设参数包括所述连接杆的个数、宽度、高度和/或与所述多个模型的连接方式;以及
输出模型打印文件,所述模型打印文件中包含所述模型的预设参数以及所述连接杆的预设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配置连接杆的预设参数还包括配置所述连接杆的断裂点,以使打印后的连接杆适于从所述断裂点处折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模型的预设参数包括多个模型沿第一方向成列排布、且沿第二方向成行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且所述连接杆的预设参数中包括所述连接杆的连接方式,所述连接方式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任意相邻两个模型之间配置一条连接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获取模型原始文件后对所述多个模型进行切片以获得切片文件,并在所述多个模型的切片文件中配置所述连接杆的预设参数,其中,所述连接杆在打印后使得任一模型的多层切片中的至少一层通过至少一条所述连接杆与另外的至少一模型的多层切片中的至少一层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所述多个模型的预设参数配置底板的预设参数和支撑部的预设参数,所述底板在打印后位于每个模型的多层切片中的最下层之下,所述支撑部在打印后用于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最下层,且所述连接杆的在打印后使得任一模型之下的底板通过至少一条所述连接杆与另外的至少一模型之下的底板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利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利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9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