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视线信息辅助的无人飞行器视场保持导引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50587.8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3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范军芳;陈仕伟;王伟;刘宁;王海森;牟清东;李俊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G05D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视线 信息 辅助 无人 飞行器 视场 保持 导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视线信息辅助的无人飞行器视场保持导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采用了考虑过载约束的视场保持制导律;具体来说,对于偏航方向,以动态视线为基准线,根据飞行器与目标的相互运动关系,采用比例导引律实时调整飞行器轨迹;俯仰方向,为了保证在特定距离时目标在目标探测器最大视场角范围内,飞行器始终锁定目标区域中心点飞行,在动态视线为基准线的基础上将姿态角约束为合适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制导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视线 信息辅助的无人飞行器视场保持导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飞行器执行目标区域探测并以特定状态降落 交汇一直是热门话题,典型实例包括战斗机在航母着陆,搜救 直升机降落到指定区域,无人机将快递送至指定区域,空地飞 行器攻击某一区域中特定目标等。
常见的技术难题有目标区域识别与锁定,在飞行过程中需 要对姿态进行控制从而保证目标信息不丢失,最后以特定状态 落入指定区域。特别地,对于空投类飞行器打击地面目标的场 景,因其飞行时间相对较短,带来的挑战更大。针对飞机类载 机投放的无人机飞行器,其发射高度在一定区间变化的特点, 综合考虑其中制飞行轨迹方案的规律及需求,一些学者提出了 一种适应大发射场高范围的新型空地飞行器俯仰姿态方案通 用设计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中存在诸多缺陷需要克服,比如图像寻的导 引头由于视场较小,仅仅通过陀螺仪等姿态测量传感器提供的 信息,无法保证空地飞行器对威胁目标的高概率目标捕获,飞 行器飞行一段时间后,飞行器姿态稳定性可能不足以在极端条 件下保证目标一直在视场内,有些方案需要在飞行过程中更换 制导率或者分段制导,可能在切换点处有抖振;有的飞行器难 以在小范围区域内识别特定目标;还有的飞行器由于参数不易 调节,该制导律计算复杂度高,在工程实时性可能降低,最终 控制效果可能下降。
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人对现有的控制方法、动态视线信 息及飞行器视场做了深入研究,以期待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 述问题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 种动态视线信息辅助的无人飞行器视场保持导引方法及系统, 该方法中采用了考虑过载约束的视场保持制导律;具体来说, 对于偏航方向,以动态视线为基准线,根据飞行器与目标的相 互运动关系,采用比例导引律实时调整飞行器轨迹;俯仰方向, 为了保证在特定距离时目标在目标探测器最大视场角范围内, 飞行器始终锁定目标区域中心点飞行,在动态视线为基准线的 基础上将姿态角约束为合适范围,从而完成本发明。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一种动态视线信息辅 助的无人飞行器视场保持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载机抛出无人飞行器,
步骤2,所述无人飞行器惯性飞行预定时间tz0后采用比例 积分法调整偏航方向偏差,通过视场角限制姿态角来约束俯仰 方向偏差;
步骤3,在所述无人飞行器进入末制导段以后,采用比例 导引法调整偏航方向偏差,通过终端角限制的姿态角约束俯仰 方向偏差。
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预定时间tz0为0.3~0.5s,所述无 人飞行器在被抛出tz0时间后,到达启控点。
其中,在步骤2中,采用比例积分法调整偏航方向偏差的 过程中,通过下式(1)实时获得初始制导段偏航方向需用过 载:
uz1=kpzeψ+kiz∫eψdt+kLz1eLz (1)
其中,uz1表示初始制导段偏航方向需用过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未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05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