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无级可调储罐底板电磁超声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0591.4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3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王强;吕驰;高丽岩;张雅贤;孙昌达;孙昱;李海涛;王常海;刘春华;宋宇;杨超;杨长喜;武新军;李越明;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265 | 分类号: | G01N29/265;G01N29/22;G01N2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无级 可调 底板 电磁 超声 检测 装置 | ||
一种高度无级可调储罐底板电磁超声检测装置,包括有车体底板,所述车体底板的前部设置有前轮机构,所述车体底板后部通过设置在底端面上的后轮连接架连接有后轮,所述车体底板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对被检储罐底板进行电磁超声检测的电磁超声检测单元,所述车体底板后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推拉杆的无级可调单元,所述的推拉杆用于检测人员推车以及调整操作角度,所述推拉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磁超声检测单元的检测以及采集显示结果的系统控制单元。本发明保证人员在对储罐进行检测操作时,根据检测对象灵活调整装置高度,根据使用需求调整操作力矩,以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同时保证检测装置的安全,具有结构紧凑,适应性强,操作灵便,安全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储罐的电磁超声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度无级可调储罐底板电磁超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储罐是一种在石油化工领域用于保存介质、石油、液化气等物质的重要装置,当储罐出现问题时,极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污染或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对储罐的腐蚀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并进行相应的维护是极有必要的。目前对于储罐底板的无损检测方法有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漏磁检测、渗透检测以及涡流检测。储罐底板的腐蚀大多为成片的坑点腐蚀,漏磁检测能够有效的检测出面积较小的坑点腐蚀,但对于大面积腐蚀减薄区域却不适用,而电磁超声检测具有超声脉冲回波检测的优势,相比于其他传统压电超声技术而言具有无需耦合剂、对被测表面质量要求不高、检测速度快等特点,能够检测出大面积的坑点腐蚀。
目前已有的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发现以下缺陷:传感器的强磁铁让操作人员在实际搬运过程中难以摆脱磁铁与储罐底板之间的强磁吸附力;低矮储罐空间有限,常规抬升单元的连接机构造成操作人员调整不便;在检测装置装配过程中,常规螺栓、插销等连接方式操作复杂且稳定性不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进行研究与设计,以获得一种操作简便、适应性强、安全稳定的储罐底板电磁超声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人员在对储罐进行检测操作时,能够快速拆装,根据具体检测对象灵活调整检测装置高度的高度无级可调储罐底板电磁超声检测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度无级可调储罐底板电磁超声检测装置,包括有车体底板,所述车体底板的前部设置有前轮机构,所述车体底板后部通过设置在底端面上的后轮连接架连接有后轮,所述车体底板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对被检储罐底板进行电磁超声检测的电磁超声检测单元,所述车体底板后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推拉杆的无级可调单元,所述的推拉杆用于检测人员推车以及调整操作角度,所述推拉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磁超声检测单元的检测以及采集显示结果的系统控制单元。
本发明的一种高度无级可调储罐底板电磁超声检测装置,通过设计检测装置车身单元与抬升单元有效配合的燕尾连接机构与棘轮连接机构,可实现简化抬升单元与车身连接操作复杂度的同时,通过两个棘轮机构上的止回棘爪方向调节,实现抬升机构的向上、向下的无级调节以及固定功能。进而保证人员在对储罐进行检测操作时,能够快速拆装检测装置,根据具体检测对象灵活调整装置高度,根据使用需求调整操作力矩,以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同时保证检测装置的安全,具有结构紧凑,适应性强,操作灵便,安全稳定等优点。本发明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计棘轮连接机构,可在检测装置在低矮空间工作时,简化操作人员操纵杆高度的工作量和复杂度,进而提高检测效率,同时由于可调至的高度下限较低,可以有效避免漏检风险。
2.本发明通过两个棘轮控制拨片,实现抬升单元的双向锁止,丰富了高度调整角度的同时,可帮助检测人员在抬升装置时最大利用操纵杆的力矩,方便检测人员克服磁铁吸附力和装置重力,降低由于操作难度的增加,对检测装置和人员带来的损伤风险。
3.本发明无级调整功能,更易于适应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找到合适的操纵角度和姿势,降低检测时人员的体力消耗,以有效保证检测人员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05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