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向印花的刺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1460.8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树秀绣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6M13/02 | 分类号: | D06M13/02;D06M15/347;D06M13/188;D06M13/148;D06M15/227;D06M11/79;D06M13/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向 印花 刺绣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刺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向印花的刺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布料进行前处理;步骤二:对布料进行染色处理;步骤三:将染色的布料固定到刺绣设备上进行刺绣,绣出设计的印花图案;步骤四:将绣制完成后的布料采用浸渍防水剂和防霉剂;步骤五:将布料采用丙烯酸甲酯浸润后进入烘箱,在温度为60~70℃密闭调节下,经过连续3~7h的恒温烘干,然后经过冷却去静电后,得到绣布。本发明通过在绣制完成后的布料上浸渍防水剂和防霉剂,可以提高绣品的防水性和防霉性,同时也能够提高绣品的挺阔性,使绣品看起来更加美观大方,不易起皱,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向印花的刺绣方法。
背景技术
刺绣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缎、布帛等底布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刺,绣制成各种精美图案的工艺,刺绣是观赏与实用并举的传统民族工艺,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苏绣、蜀绣、粤绣、湘绣更是有四大名绣之称,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革,刺绣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服饰和工艺展品,而是拓展到绣有刺绣的围巾、包、鞋等诸多新的领域,刺绣在这些产品上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相关产品的附加值,也是丝绸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反向印花的绣品具有很好的艺术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反向印花的绣品的防水性和防霉性不佳,会降低绣品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向印花的刺绣方法,具备防水和防霉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反向印花的绣品的防水性和防霉性不佳,会降低绣品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向印花的刺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布料进行前处理;
步骤二:对布料进行染色处理;
步骤三:将染色的布料固定到刺绣设备上进行刺绣,绣出设计的印花图案;
步骤四:将绣制完成后的布料采用浸渍防水剂和防霉剂;
步骤五:将布料采用丙烯酸甲酯浸润后进入烘箱,在温度为60~70℃密闭调节下,经过连续3~7h的恒温烘干,然后经过冷却去静电后,得到绣布。
进一步地,所述前处理液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海藻酸钠原糊20~30%、尿素2~6%、甘油4~6%、硫酸钠6~10%,其余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在步骤四中,将布料采用20~30%的氢氧化钠浸泡8~15s后沥干,送入定型机采用防水剂和防霉剂的调和液中进行浸泡6~13s,使防水剂和防霉剂均匀的粘附在基布上,浸泡后的基布经过压辊将多余的调和液压出。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剂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凡士林10~20%、白油10~20%、聚乙烯醚10~20%、硬脂酸5~8%、甘油5~8%、氯化钠1~3%、氢氧化钾1~3%、香精0.1~0.3%、去离子水80~100%。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硬脂酸5~8%和甘油5~8%混合,并加热至60~80℃,搅拌混合均匀;
2)、然后加入氯化钠1~3%、氢氧化钾1~3%和去离子水80~100%,搅拌使之混合均匀;
3)、温度下降至20~40℃后,加入凡士林10~20%、白油10~20%、聚乙烯醚10~20%和香精0.1~0.3%,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可得防水剂。
进一步地,所述防霉剂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去离子水50~80%、乙丙乳液50~60%、硅藻土30~40%、胶态二氧化硅9~12%、矿物松节油15~21%、肉桂醛30~50%和高氯酸铵1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树秀绣艺研究所,未经扬州市树秀绣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14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