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有机肥施用深松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1935.3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6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侯瑞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素霞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有机肥 施用 深松机 | ||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高效有机肥施用深松机,包括机身、深松腿、肥盒、绞龙、下肥装置。深松腿固设于机身的下方。肥盒固设于机身的上方,肥盒底部设有下肥口。绞龙为不少于两个,绞龙沿肥盒的长度方向布置于肥盒内,并在水平方向上平行间隔分布,任意相邻两绞龙之间传动连接。下肥装置设置于肥盒的下方,下肥装置包括排肥盒和下肥管,排肥盒对应设置在下肥口的正下方。下肥管呈弯曲设置,下肥管自排肥盒向深松腿弯曲延伸。下肥管的进口与排肥盒连通,出口位于深松腿的后方。本发明是能够将高含水量的有机肥均匀施到深土层的深松机械,解决了现有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有机肥高效深施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有机肥施用深松机。
背景技术
土壤肥力的保持与提升是农田土壤可持续利用和作物高产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农牧结合的广泛开展,高效利用畜禽粪污有效还田提升土壤肥力需要新技术的推动和提升,但目前的主要障碍因子是粪污经过堆肥发酵后如何简易高效还田。目前通常采用有机肥表施或浅旋还田方法,但推广效果较差,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成本较高,通常还田的商业化有机肥成本较高,一般在400-3000元;2.成本较低的农家肥由于其粘稠和臭味重难以在大面积进行还田操作。以上原因也造成了畜禽粪污中养分资源的极大浪费,有机肥施用成本过高,以及对环保也带来了巨大压力。所以,如何降低农家肥还田成本,同时便捷操作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要素。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有机肥施用深松机。
本申请针对保护土壤减少耕作的国家指导方针以及低成本堆置的农家肥粘稠、不易进入土层的特点,结合现有深松机并对关键部件进行改进,使其达到畜禽粪污通过简单发酵即可快速还田,同时不扰动土壤,达到快速培肥地力的特征,为我国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和大规模的土壤地力提升,提供简单可行的农用机械装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有机肥施用深松机,包括:
机身;
深松腿,固设于机身的下方;
肥盒,固设于机身的上方,所述肥盒的底部设有下肥口;
绞龙,所述绞龙为不少于两个,所述绞龙沿所述肥盒的长度方向布置于所述肥盒内,并在水平方向上平行间隔分布,任意相邻两所述绞龙之间传动连接;
下肥装置,设置于肥盒的下方;
所述下肥装置包括:
排肥盒,对应设置在所述下肥口的正下方;
下肥管,设置于所述排肥盒的下方,所述下肥管自所述排肥盒向所述深松腿弯曲延伸,所述下肥管的进口与所述排肥盒连通,出口位于所述深松腿的后方。
优选地,所述绞龙沿互为相反的两个方向对肥盒内的肥料进行输送。
优选地,所述深松腿的底部设有犁铧,所述下肥管的出口位于犁铧正后方。
优选地,深松腿包括竖直段、弯曲段,所述竖直段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机身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与第一安装孔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深松腿有两排,两排所述深松腿前后交叉设置,每个所述深松腿连接一个所述下肥管。
优选地,所述排肥盒位于两排深松腿中间的正上方,每个排肥盒连接一个所述下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1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