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顶板钻孔套管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1990.2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延超;吴涛;杜仲泽;郭志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院 |
主分类号: | E21B7/20 | 分类号: | E21B7/20;E21B17/05;E21B17/08;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姜展志 |
地址: | 05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顶板 钻孔 套管 安装 方法 | ||
1.一种井下顶板钻孔套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头(1)和多个套管(2),每个所述套管(2)的一端外侧壁或内侧壁上环向间隔设有n个挂环(21),其中n≥2,所述转接头(1)的一端设有用以与钻杆(3)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所述转接头(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12),所述套管(2)靠近所述拉环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部(22),其另一端设有第四连接部(23),且所述第二连接部(12)和第四连接部(23)均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2)相配合;
其中,钻孔(4)内套管(2)的下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井下钻孔(4)内设有n根悬索(41),每根所述悬索(41)的上端与钻孔(4)的顶板连接,每根所述悬索(41)的下端位于所述钻孔(4)下端的孔口处,且每根所述悬索(41)的下端设有用以与所述挂环(21)可拆卸挂接的锁扣(42);
步骤2:将转接头(1)的第一连接部(11)与位于井下的钻机的钻杆(3)的末端连接,任取一个所述套管(2)并将其第三连接部(22)与所述转接头(1)的第二连接部(12)连接,并由所述钻机驱动所述钻杆(3)带动其上的套管(2)进入到所述钻孔(4)的下端的孔口处,再将转接头(1)的第二连接部(12)与该所述套管(2)第三连接部(22)之间解除连接,并由钻机带动所述钻杆(3)和转接头(1)向下移动至复位,然后将n个所述锁扣(42)与n个所述挂环(21)一一对应的挂接以限制该所述套管(2)向下滑移;
步骤3:再取一个所述套管(2),并将其第三连接部(22)与所述转接头(1)的第二连接部(12)连接,将n个所述锁扣(42)与对应的所述挂环(21)之间解除连接,由钻机驱动所述钻杆(3)带动其上的套管(2)经所述钻孔(4)的下端进入到所述钻孔(4)内并与所述钻孔(4)内孔口处的所述套管(2)相抵,并将该相邻的两个所述套管(2)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再由钻机继续带动其上的套管(2)沿钻孔(4)向上移动至完全进入钻孔(4)内,即可将所述转接头(1)的第二连接部(12)与其上所述套管(2)的第三连接部(22)之间解除连接,并由钻机带动所述钻杆(3)和转接头(1)向下移动至复位,然后将n个所述锁扣(42)与所述钻孔(4)下端孔口处的所述套管(2)的n个所述挂环(21)挂接以限制该所述钻孔(4)内的套管(2)向下滑移;
步骤4:重复步骤3直至所述钻孔(4)内的套管(2)填满即可,然后从井下往所述钻孔(4)的孔壁与套管(2)之间的缝隙中伸入至少一根注浆管,且注浆管的上端靠近所述顶板,再将所述缝隙的下端由环形的封堵件封堵,由注浆管的下端向所述缝隙内压注水泥浆固孔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顶板钻孔套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22)为设置于所述套管(2)一端内部的外螺纹,所述第四连接部(23)为设置于所述套管(2)另一端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顶板钻孔套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的长度为1-3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顶板钻孔套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的外径为10-50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井下顶板钻孔套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1)包括第一管部(13)和第二管部(14),所述第一管部(13)的外径小于第二管部(14)的外径,且所述第一管部(13)与第二管部(14)同轴设置且沿轴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管部(13)和第二管部(14)相互靠近的一端同轴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11)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部(13)远离所述第二管部(14)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12)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部(14)远离所述第一管部(13)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部(13)对应处的外螺纹或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为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部(14)对应处的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井下顶板钻孔套管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索(41)为刚性悬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院,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19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