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3523.3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0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显示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博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及其 制作方法 显示装置 | ||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蓝光光源;
位于所述蓝光光源出光侧的至少一层石墨烯功能层,所述石墨烯功能层的透光率能够在电场作用下变化;
位于所述蓝光光源出光侧的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包括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功能层包括石墨烯薄膜和形成在所述石墨烯薄膜上的电致变色液晶,所述电致变色液晶能够在所述石墨烯薄膜上传递的电信号的作用下偏转,改变所述石墨烯功能层的透光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石墨烯功能层中的一层石墨烯功能层位于所述量子点层和所述蓝光光源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具体包括:
位于所述蓝光光源出光侧的第一基底;
位于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蓝光光源一侧的第一石墨烯功能层;
位于所述第一石墨烯功能层远离所述蓝光光源一侧的所述量子点层;
位于所述量子点层远离所述蓝光光源一侧的第二石墨烯功能层;
位于所述第二石墨烯功能层远离所述蓝光光源一侧的第二基底。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具体包括:
位于所述蓝光光源出光侧的第一基底;
位于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蓝光光源一侧的石墨烯功能层;
位于所述石墨烯功能层远离所述蓝光光源一侧的所述量子点层;
位于所述量子点层远离所述蓝光光源一侧的保护层;
位于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蓝光光源一侧的第二基底。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7.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蓝光光源;
在所述蓝光光源的出光侧形成至少一层石墨烯功能层,所述石墨烯功能层的透光率能够在电场作用下变化;
在所述蓝光光源的出光侧形成量子点层,所述量子点层包括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石墨烯功能层包括:
在温度大于800摄氏度的环境下,释放气体碳源,在基底金属表面形成石墨烯薄膜,所述基底金属包括Fe、Ru、Co、Rh、Ni、Cu、Au;
在所述石墨烯薄膜上涂覆电致变色液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具体包括:
形成第一基底;
将所述基底金属表面的石墨烯功能层转移到所述第一基底上,形成第一石墨烯功能层;
在所述第一石墨烯功能层远离所述第一基底的一侧形成所述量子点层;
将所述基底金属表面的石墨烯功能层转移到所述量子点层上,形成第二石墨烯功能层;
在所述第二石墨烯功能层远离所述第一基底的一侧形成第二基底。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具体包括:
形成第一基底;
将所述基底金属表面的石墨烯功能层转移到所述第一基底上;
在所述石墨烯功能层远离所述第一基底的一侧形成所述量子点层;
在所述量子点层远离所述第一基底的一侧形成保护层;
在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第一基底的一侧形成第二基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显示照明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显示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35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液搅拌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电厂排烟用除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