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喹啉衍生物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4195.9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9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训强;于鼎;封帆;聂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709 | 分类号: | A61K31/4709;A61K45/0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6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弥漫 细胞 淋巴瘤 喹啉 衍生物 | ||
本申请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喹啉衍生物用于抗肿瘤的用途。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通过化合物I表示的用于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喹啉衍生物,以及其联合第二治疗药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于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用途。其中,化合物I的化学名为1‑[[[4‑(4‑氟‑2‑甲基‑1H‑吲哚‑5‑基)氧基‑6‑甲氧基喹啉‑7‑基]氧基]甲基]环丙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喹啉衍生物在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在临床表现和预后等多方面具有很强异质性和侵袭性的恶性肿瘤。DLBCL主要病理特征是肿瘤大B淋巴细胞呈弥漫性生长并伴有导致正常淋巴结结构的破坏,肿瘤细胞的核与正常组织细胞的核大小相近或大于组织细胞的核,通常大于正常淋巴细胞的2倍。
对于DLBCL患者,最常用的一线治疗方案是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强的松),虽然不断有新药问世,但该联用治疗方案地位始终未被超越。由于DLBCL疾病本身的异质性,约35%~50%患者在接受过治疗后出现疾病复发或难治,尚无金标准治疗方案,因此目前对于DLBCL的治疗远远没有被满足,亟需寻求新的治疗方案。
发明概述
第一部分,本申请提供化合物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药物中的用途。本申请还提供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的患者给予化合物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申请还提供化合物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用于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用途。
第二部分,本申请提供用于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联用药物组合物,其包括(i)化合物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ii)至少一种第二治疗药物。
第三部分,本申请还提供联用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药物中的用途。本申请还提供联用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用途。
第四部分,本申请还提供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的患者给予本申请的联用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i)化合物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ii)至少一种第二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第一部分,本申请提供化合物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包括但不限于包括但不限于非特指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NOS),其他大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非特指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按照形态学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中心母细胞变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母细胞变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间变变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梭形细胞变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印戒细胞样变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其他大B细胞淋巴瘤,包括但不限于T细胞/组织细胞富集的DLBCL、原发中枢神经系统DLBCL、原发皮肤DLBCL(腿型)、EBV阳性的DLBCL(非特指型,NOS)、慢性炎症相关的大B细胞淋巴瘤、淋巴瘤样肉芽肿、伴有IRF4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伴有IRF4/MUM1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PMBL)、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浆母细胞性淋巴瘤、HHV8阳性DLBCL、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包括但不限于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非特指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4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识别装置
- 下一篇:车辆的中柱下部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