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PRL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胞系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54844.5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6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玲;陈惠玲;彭永辉;邓晓;杨清海;李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6 | 分类号: | C07K16/26;C12N5/20;G01N33/7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方圆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科技***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rl 蛋白 单克隆抗体 细胞系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抗PRL蛋白单克隆抗体,其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分别是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发明人还提供了一株分泌抗PRL蛋白的杂交瘤细胞系,所述细胞系为小鼠杂交瘤细胞系2C10D5H11,保藏号为:CGMCC NO.22311。抗PRL蛋白单克隆抗体,具有高特异性、敏感性,可以特异性识别表达PRL蛋白的细胞,适用于免疫学检测,特别是免疫组化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特别涉及抗PRL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胞系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催乳素(Prolactin,简称PRL,又叫促乳素或催乳激素),是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和胎盘分泌的一种蛋白激素,也是繁殖成功所必须的垂体前叶肽类激素。PRL是由单基因编码的多肽类激素,其化学结构与生长激素十分相似,均属于造血因子家族。人促乳素cDNA长度为914个核苷酸,其中含681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7个氨基酸的促乳素前体,其中28个氨基酸信号肽,成熟的人促乳素由199个氨基酸组成。其化学结构和分子量在各种动物有所不同,促乳素多肽链中6个半胱氨酸形成了3个分子内二硫键,并在氨基末端形成一个特有的二硫环。PRL中有4个保守区是其主要功能结构域。PRL的二级结构研究表明它含有50%的α螺旋,形成4个反平行的螺旋结构,与相应受体结合的胞外域也高度保守。每个螺旋含25~32个残基,在第l、2及3、4螺旋间有延伸片段,形成拓扑结构。不同动物的PRL成熟蛋白分子均存在2个氨基酸数目一致并且比较保守的活性区域,分别位于57~90位和175~192位,其氨基酸的组成和序列存在一些差别。
PRL功能很多,但在哺乳动物中,最重要的功能仍然是促乳和与生殖有关的作用。PRL在血液循环中存在3种分子形式,它们是分子量约23kDa的小分子PRL(SPRL),为单体非糖基化的激素,具有高生物学活性和免疫反应性,是PRL的主要组成形式;分子量为40—60kDa的大分子P1LL(BPRL),是由糖基化PRL的二聚体组成;分子量在100kDa以上的巨分子PRL(MPRL),主要是PRL与自身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也是PRL免疫学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明内容
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抗PRL蛋白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分别是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单克隆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分别是SEQ ID NO.4和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编码。
进一步地,所述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免疫小鼠所用的抗原为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编码,经由大肠杆菌重组表达的重组蛋白。
进一步地,所述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人PRL蛋白。
进一步地,所述单克隆抗体由保藏号为CGMCC NO.22311的杂交瘤细胞系产生。所述细胞株为小鼠杂交瘤细胞系2C10D5H11,分类命名为:小鼠杂交瘤细胞系,该细胞系已于2021年04月29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进一步地,所述抗PRL蛋白为小鼠IgG1亚型单克隆抗体。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抗PRL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免疫小鼠所用的抗原为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编码,经由大肠杆菌重组表达的重组蛋白。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株分泌抗PRL蛋白的杂交瘤细胞系,所述细胞株为小鼠杂交瘤细胞系2C10D5H11,所述细胞系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2311。
发明人还提供以上任一所述的抗PRL蛋白单克隆抗体在人PRL蛋白免疫检测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免疫检测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4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