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燃煤层中布置钻孔实施注氮、灌浆防灭火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6516.9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3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田录;陈淼铎;周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E21F5/0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代理有限公司 62100 | 代理人: | 马剑 |
地址: | 730084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燃 煤层 布置 钻孔 实施 灌浆 灭火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自燃煤层中布置钻孔实施注氮、灌浆防灭火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采煤工作面走向、倾向及采空区三带条件划分单元;2)向工作面开切眼处施工钻凿出所述一孔两用钻孔;3)当每个单元段内所述一孔两用钻孔进入采空区后,将所述一孔两用钻孔并入注氮管路系统;4)根据回采推进速度和划分单元,提前施工布置下一个单元的一孔两用钻孔;5)当下一单元一孔两用钻孔并入注氮系统后,将上一单元一孔两用钻孔停止注氮后,并入灌浆系统。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的注氮工艺,容易出现托管拉移困难,出现断管等现象,同时,容易氮气顺回采工作面切眼流失扩散,起不到抑制采空区自燃发火的目的,注氮范围和精度不能够准确掌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层自燃矿井防灭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燃煤层中布置钻孔实施注氮、灌浆防灭火工艺。
背景技术
海石湾6123-2工作面位于井田一采区,工作面呈一走向为EW的长条形,设计走向长度为463m,回采走向长度为438m,倾斜长度189m,其采高为4m, 平均采放高度为4.69m。平面积82782㎡,回采煤量约为154万吨。工作面通风方式为U型通风。
6123-2工作面四邻工作面关系:6123-2工作面顶部6123-1工作面采空区;工作面北部倾斜上方为6122-2工作面采空区;工作面南部为6124-1工作面采空区。随着生产布局调整,工作面倾向长度由120米增加至189米,工作面月推进度慢(月均推进35m),使采空区遗煤长时间滞留在氧化带中,增加了采空区自燃发火的风险,且工作面在回采期间与6124-1、6122-1、6123-1采空区连通,形成一个大的采空区,进一步增加了采空区自燃发火的风险。
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采空区回风侧采取钻孔灌浆措施,采空区进风侧采取钻孔注氮措施,为了实现采空区均匀灌浆,将进风侧注氮钻孔停止注氮后,并入灌浆系统落实黄土灌浆措施。
目前的下隅角托管注氮工艺存在一下不足,一是托管深度不足以达到氧化升温带的40m距离,在托管进入采空区25-30m时,因采空区顶板垮落等等因素,造成托管拉移困难,出现断管等现象,现场不易操作等问题;二是氮气的密度比空气轻,托管深度的不足,容易顺回采工作面切眼流失扩散,起不到抑制采空区自燃发火的目的;三是托管注氮受托管位置所限,注氮范围和精度不能够准确掌握,造成氧化升温带距离增大,给防灭火工作留存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自燃煤层中布置钻孔实施注氮、灌浆防灭火工艺,能够解决目前的注氮工艺,容易出现托管拉移困难,出现断管等现象,同时,容易氮气顺回采工作面切眼流失扩散,起不到抑制采空区自燃发火的目的,注氮范围和精度不能够准确掌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自燃煤层中布置钻孔实施注氮、灌浆防灭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采煤工作面走向、倾向及采空区三带条件划分单元,每40m为一个单元,在单元内确定一孔两用钻孔布置,所述一孔两用钻孔终孔间距30m;
2)当采煤工作面初采结束后,向工作面开切眼处施工钻凿出所述一孔两用钻孔;
3)当每个单元段内所述一孔两用钻孔进入采空区35m-40m后,将所述一孔两用钻孔并入注氮管路系统,实施预防性注氮防灭火措施;
4)根据回采推进速度和划分单元,提前施工布置下一个单元的一孔两用钻孔,当上一单元一孔两用钻孔进入采空区20m后,开始施工布置下一单元一孔两用钻孔,确保钻孔进入35m后能及时并入注氮系统,落实好注氮防灭火措施;
5)当下一单元一孔两用钻孔并入注氮系统后,将上一单元一孔两用钻孔停止注氮后,并入灌浆系统,落实灌浆防灭火措施。
其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一孔两用钻孔的钻孔直径为11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65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