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环氧涂料的乳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6617.6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6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沈誉超;杨涛;韩玉龙;李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瑞凯高分子材料(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3/81 | 分类号: | B01F33/81;B01F33/82;B01F25/50;B01F23/41;B01F23/43;B01F101/34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王云峰 |
地址: | 27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涂料 乳化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环氧涂料的乳化设备,其通过循环的方式进行乳化,有效的提高乳化能力与效率,通过两端同时搅拌的作用,有效提高乳化的效果,两端同时搅拌,可以同时实现乳化的同时可以实现对称性,提高设备运行的平稳性,同时,在循环中,利用乳化压切机构对待乳化的流体施加碾切力,并能够碾压细化所述流体,提高乳化效果,保证乳化的混合能力以及细腻度,待乳化的流体在经过乳化压切机构时,流体从上往下经过上导流孔流向所述第一碾切齿盘的斜齿与第二碾切齿盘的斜齿相互啮合处,由于第一碾切齿盘和第二碾切齿盘的相对啮合转动,流体会被斜齿不断的碾切,实现乳化混合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水性环氧涂料的乳化设备,涉及乳化设备相关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备水性环氧涂料时,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将水与涂料料浆进行有效的混合,以便使得水与料浆充分的混合乳化在一起,形成乳液,目前的乳化设备一般采用搅拌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乳化效率较低,油性的乳料与水分难以有效的充分混合形成一体的乳液结构,这就需要长期的搅拌,而且仅仅依靠搅拌很难保证乳液的细腻度,进而影响后续涂料的施工效果与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水性环氧涂料的乳化设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水性环氧涂料的乳化设备,其包括第一乳化混搅罐、第二乳化混搅罐、双头混搅电机、乳化压切机构、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混搅电机的底部采用电机座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双头混搅电机的两端的输出轴上分别连接有水平混搅轴,所述水平混搅轴的端部设置有混搅笼,一端的所述混搅笼可转动的伸入所述第一乳化混搅罐内,另一端的所述混搅笼可转动的伸入所述第二乳化混搅罐内,所述第一乳化混搅罐与所述第二乳化混搅罐之间循环连接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并联布置,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乳化压切机构和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的流动方向相反,所述乳化压切机构与所述第一循环泵串联布置,所述乳化压切机构能够对待乳化的流体施加碾切力,并能够碾压细化所述流体。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乳化混搅罐和第二乳化混搅罐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左半罐和右半罐,所述左半罐和右半罐均为半球形结构,且所述左半罐和右半罐之间采用密封环以及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乳化混搅罐和第二乳化混搅罐分别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两端,所述第一乳化混搅罐和第二乳化混搅罐位于同一水平线布置,且混搅笼的水平轴线与所述第一乳化混搅罐和第二乳化混搅罐的水平轴线均同轴布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乳化压切机构包括上连接座、下连接座、上连接套管、下连接套管和碾切组件,所述上连接座的上端同轴连接有所述上连接套管,所述下连接座的下端同轴连接有所述下连接套管,所述上连接座的下端与所述下连接座的上端之间密封连接,且所述上连接座与所述下连接座之间构设有乳化碾切腔,所述乳化碾切腔内布置有所述碾切组件,所述碾切组件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碾切组件转动时能够对流经乳化碾切腔的流体施加碾切力,所述上连接管套与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下连接套管与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且流体由所述上连接套管向所述下连接套管的一侧流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碾切组件包括多组圆周阵列布置的碾切齿组,各组碾切齿组均由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组或者同步带驱动,每个所述碾切齿组包括第一碾切齿盘和第二碾切齿盘,所述第一碾切齿盘和第二碾切齿盘均水平相对布置,且所述第一碾切齿盘和第二碾切齿盘的外周均设置有多个斜齿,所述第一碾切齿盘的斜齿与所述第二碾切齿盘的斜齿啮合,待碾切的流体从第一碾切齿盘的斜齿与第二碾切齿盘的斜齿相互啮合处向下流过。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乳化碾切腔的上部还设置有上导流盘,所述上导流盘布置在所述碾切齿组的上方,所述上导流盘上设置有多个上导流孔,所述上导流孔正对所述第一碾切齿盘的斜齿与第二碾切齿盘的斜齿相互啮合处,且所述上导流孔的竖向横截面为上端小下端大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瑞凯高分子材料(山东)有限公司,未经普瑞凯高分子材料(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6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