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机匣内引气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7683.5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4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史志勇;冯凯;张强;李洪军;李文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C7/047 | 分类号: | F02C7/047;F02C7/18;F02C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郭鹏鹏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机匣内引气 结构 | ||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或燃气轮机双层机匣内引气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机匣内引气结构,包括:外机匣,其侧壁具有外机匣引气孔;内机匣,其侧壁具有内机匣引气孔;金属直管,一端伸入外机匣引气孔,该端外壁呈球弧状,能够在外机匣引气孔内偏转,以及能够沿外机匣引气孔轴向滑动,另一端插入内机匣引气孔;金属波纹管,套设在金属直管外周,一端与外机匣内壁连接,另一端与金属直管外壁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或燃气轮机双层机匣内引气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机匣内引气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或燃气轮机双层机匣结构包括外机匣、在外机匣内设置的内机匣,为供给部件的冷却、封严、防冰用气,需要从内机匣内侧引气至外机匣外侧,为此,设计外机匣侧壁上具有外机匣引气孔,内机匣侧壁上具有内机匣引气孔,以引气管插入到外机匣引气孔、内机匣引气孔中,实现从内机匣内侧向外机匣外侧的引气。
当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形式的引气管:
1)金属直管,在外机匣引气孔、内机匣引气孔加工存在偏差的情形下,直接将该种形式的引气管装配到外机匣引气孔、内机匣引气孔中,从内机匣内侧向外机匣外侧的引气,会产生较大的装配应力,且发动机或涡轮机工作过程中,外机匣、内机匣会发生不协调变形,会进一步加大金属直管上承受的应力,在应力过大时,遭受破坏,发生气体的泄露,影响发动机或涡轮机的整体性能,甚至于发生危险;
2)金属波纹管,将该种形式的引气管装配到外机匣引气孔、内机匣引气孔中,以其从内机匣内侧向外机匣外侧的引气,可通过柔性变形消除由外机匣引气孔、内机匣引气孔加工偏差,以及外机匣、内机匣会发生不协调变形产生的应力,但其缺少扭转保护限制装置,在发动机或燃气轮机工作时,易产生振动疲劳,可靠性不高,寿命有限,且体积、重量较大。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提出本申请。
需注意的是,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机匣内引气结构,以克服或减轻已知存在的至少一方面的技术缺陷。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机匣内引气结构,包括:
外机匣,其侧壁具有外机匣引气孔;
内机匣,其侧壁具有内机匣引气孔;
金属直管,一端伸入外机匣引气孔,该端外壁呈球弧状,能够在外机匣引气孔内偏转,以及能够沿外机匣引气孔轴向滑动,另一端插入内机匣引气孔;
金属波纹管,套设在金属直管外周,一端与外机匣内壁连接,另一端与金属直管外壁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双层机匣内引气结构中,金属直管背向外机匣的一端、内机匣引气孔间螺纹配合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双层机匣内引气结构中,金属直管外壁具有环形凸出;
双层机匣内引气结构还包括:
内机匣部位密封垫,垫在环形凸出、内机匣外壁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双层机匣内引气结构中,金属波纹管背向外机匣的一端具有平直连接段;
双层机匣内引气结构还包括:
连接套,一端套接在金属直管上,另一端套接在平直连接段上。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双层机匣内引气结构中,金属波纹管朝向外机匣的一端具有平直转接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76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像查看方法
- 下一篇:网络注册方法、装置、多卡终端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