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系统国产平台迁移适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8286.X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7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广劼;刘众集;付晓丹;李晖;卫婧;钟生海;邹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8/76 | 分类号: | G06F8/76;G06F8/41;G06F16/22;G06F16/215;G06F16/2453;G06F16/95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肖艳 |
地址: | 1008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系统 国产 平台 迁移 配方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系统国产平台迁移适配方法,包括:对待迁移应用系统进行迁移适配评估,输出迁移适配评估结果;基于迁移适配评估结果,确定应用系统迁移适配设计方案;根据应用系统迁移适配设计方案,确定对待迁移应用系统的应用系统迁移适配实现方案;对已完成迁移适配的应用系统进行多种测试,输出应用系统迁移适配测试报告;根据应用系统迁移适配测试报告,对已完成迁移适配的应用系统进行多种优化,输出应用系统迁移适配优化成效报告。本发明通过评估、设计、实现、测试和优化几个步骤,实现对应用系统迁移过程中的全流程实施方案,为不同的应用系统向国产化平台迁移提供有效的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系统国产平台迁移适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铁路领域,系统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由于早期使用的以海外信息技术产品为基础的铁路信息系统,常出现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系统崩溃、服务终端或非法入侵等问题,使得信息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
目前,由于自主开发的应用系统平台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和发展,其应用的范围和适用的场景已越来越广泛,在铁路领域也逐渐应用越来越多的自主开发应用系统平台。新旧应用系统平台的同时存在,以及老旧平台向新平台的切换迁移,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设备替换,由于自主开发应用系统平台发展时间短,还存在生态系统不完善的问题,设备替换仅是平台替代工作中很少一部分的工作,还存在软硬件系统迁移、适配、优化等工作,是平台替代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耗时很长。
因此,需要提出针对上述应用系统平台进行迁移适配的有效方法,以解决目前存在的平台迁移切换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系统迁移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系统向国产平台进行迁移适配时存在迁移难度大、适配性不高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系统迁移方法,包括:
对待迁移应用系统进行迁移适配评估,输出迁移适配评估结果;
基于所述迁移适配评估结果,确定包括迁移适配方案设计、数据迁移方案设计和测试方案设计的应用系统迁移适配设计方案;
根据所述应用系统迁移适配设计方案,确定对所述待迁移应用系统进行包括前端展示层适应性改造、中间件层适应性改造、数据访问层适应性改造和操作系统层适应性改造的应用系统迁移适配实现方案;
对已完成迁移适配的应用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稳定性测试和兼容性测试,输出应用系统迁移适配测试报告;
根据所述应用系统迁移适配测试报告,对已完成迁移适配的应用系统进行前端页面优化、数据库优化、业务流程优化、操作系统优化和中间件优化,输出应用系统迁移适配优化成效报告。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待迁移应用系统进行迁移适配评估,输出迁移适配评估结果,包括:
对所述待迁移应用系统的基本信息进行初步评估,输出初步评估结果;
基于所述初步评估结果,确定采用全功能迁移适配或拆分迁移适配的迁移适配实施方式评估;
基于所述迁移适配实施方式评估,根据所述待迁移应用系统的核心运行因素,确定采取迁移模式或重构模式向目标迁移平台进行适应性改造。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迁移适配评估结果,确定包括迁移适配方案设计、数据迁移方案设计和测试方案设计的应用系统迁移适配设计方案,包括:
基于迁移适配任务和目标、迁移适配设计原则、迁移适配需求、运行环境要求、系统总体架构和功能以及系统数据结构和接口,确定所述迁移适配方案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82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任务并发情况下GPU资源动态分配方法
- 下一篇:轴承快速拆卸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