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告警装置以及绞合型热电偶线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9323.9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4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冯娟娟;赖世能;杜民;孙文波;李学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G01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袁礼君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告警 装置 以及 绞合型 热电偶 传感器 | ||
1.一种绞合型热电偶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极导线,包括包覆有第一绝缘层的正极第一段导线以及未被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覆的正极第二段导线;
负极导线,包括包覆有第二绝缘层的负极第一段导线以及未被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覆的负极第二段导线,
其中,所述正极第一段导线与负极第一段导线绞合形成绞合段,所述正极第二段导线与负极第二段导线绞合形成固定测温工作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合型热电偶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段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经加热融化后,所述正极导线与所述负极导线相接触,形成中间测温工作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合型热电偶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第一段导线与负极第一段导线绞合后,经由焊接形成所述固定测温工作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合型热电偶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型热电偶线传感器还包括:包覆所述正极导线和所述负极导线的保护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绞合型热电偶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所述第一绝缘层以及所述第二绝缘层为聚乙烯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合型热电偶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段的绞合绞距大于等于10毫米且小于等于2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合型热电偶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线和所述负极导线的截面直径大于等于0.5毫米。
8.一种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绞合型热电偶线传感器,所述绞合型热电偶线传感器包括仪表连接端;
温度变送器,所述温度变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绞合型热电偶线传感器的仪表连接端连接;
告警模块,与所述温度变送器的输出端连接,配置成,当所述温度变送器传输的所述绞合型热电偶线传感器所感测的温度大于设定阈值时,进行温度告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模块包括:控制电路、电源、以及告警信号发生模块,所述控制电路连接至所述温度变送器的输出端,当所述控制电路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大于设定阈值时,控制所述告警信号发生模块与所述电源联通,以生成告警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装置用于通信机房,所述绞合型热电偶线传感器沿待检测电力电缆紧贴铺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93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判断实现单机循环调度的连续执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斛桃山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