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煤灰制备系统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0084.9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0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邓雨生;郑文凯;江均桂;卢晓斌;梁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9/00 | 分类号: | B04C9/00;B02C23/14;B02C2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诗彬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煤 制备 系统 工艺 | ||
1.一种粉煤灰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煤灰库、脉动气流分选床、第一旋风分级器、摩擦器、高压静电分选机、炉渣库、三通溜槽、中速磨、第二旋风分级器、炉渣收集库和粉煤灰收集库,所述粉煤灰库的出料口与所述脉动气流分选床的入料口相连接,所述脉动气流分选床设有轻产物出料口和重产物出料口,其中,所述轻产物出料口与所述摩擦器的入料口相连接,所述重产物出料口与所述粉煤灰收集库相连接,所述摩擦器的出料口与所述高压静电分选机的入料口连接,所述高压静电分选机设有负极端出料口和正极端出料口,其中所述负极端出料口与锅炉入料口相连接,所述正极端出料口与所述粉煤灰收集库相连接,所述脉动气流分选床的顶部还开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一旋风分级器相连接,所述第一旋风分级器的底流口同样与所述摩擦器的入料口相连接,所述炉渣库的出料口与中速磨入料口连接,所述中速磨的出料口与第二旋风分级器相连接,所述第二旋风分级器的底流口与所述粉煤灰收集库相连接。
2.一种粉煤灰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制备系统实现,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原始粉煤灰送入粉煤灰库;
S2、将粉煤灰库中的原始粉煤灰送入脉动气流分选机内粗选;
S3、将脉动气流分选机分离出的重产物送入粉煤灰收集库;
S4、将脉动气流分选机分离出的轻产物送入摩擦器摩擦荷电;
S5、第一旋风分级器捕集并回收脉动气流分选床的扬析颗粒;
S6、将经过摩擦器摩擦荷电的轻产物送入高压静电分选机;
S7、高压静电分选机对轻产物进行分选,将高压静电分选机的负极端产物聚集送入锅炉,将高压静电分选机的正极端产物聚集送入粉煤灰收集库;
S8、将原始炉渣送入炉渣库;
S9、将炉渣库中的部分原始炉渣通过三通溜槽送入中速磨,将其他原始炉渣送入炉渣收集库;
S10、使用中速磨对原始炉渣进行研磨;
S11、使用第二旋风分级器对中速磨进行气固分离,将研磨后的细粒炉渣送入粉煤灰收集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煤灰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动气流分选机的脉动气流频率范围为0.5-10Hz,分选密度为1.8-2.2g/cm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煤灰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静电分选机的正极板激励电压为0-100kV,负极板激励电压为-100~0kV。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煤灰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速磨的出料粒径不大于45μ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煤灰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速磨可更换为球磨机、棒磨机或风扇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00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