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贴敷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0330.0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9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方脉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K9/70;A61K47/46;A61P29/00;A61P37/04;A61P43/00;A61K3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吴启凡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肠系膜 淋巴结 中药 组合 敷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贴敷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的技术领域,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包括吴茱萸5‑‑30、高良姜10‑‑20、白芍10‑‑30、炙甘草10‑‑20、五灵脂10‑‑30、蒲黄10‑‑30、夏枯草10‑‑30、浙贝5‑‑20,所述贴敷剂包含有上述所述的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制备方法由中药经水洗、水提、烘干、粉碎后加入赋性剂、蜂蜜等制成贴敷剂,发明原料配比和方法制备出的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外用贴敷剂具有可激活人体自愈力,畅通气血,消炎散结,缓急止痛等功效,通过贴敷神阙穴,利用穴位渗透,直达病灶,对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见效快,使用方法简单,能够克服口服药物吸收慢,不能直达病灶的缺点及西医靶点单一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穴位贴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 物、贴敷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病发于咽部的病毒和细菌感染之后,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症; 多见于儿童;可能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全有关系。因为肠系膜主要是在回肠的远 端和结肠淋巴结更丰富,所以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病毒和细菌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 回肠的远端和结肠,引起局部的淋巴结的感染。临床表现开始有咽痛、发烧、咳嗽,之后 多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
腹部B超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部查体会有压痛,有脐周的、脐右侧的甚至于右下腹的压痛。多属病毒感染,可自然痊愈.有的可反复发作是其特点。这是一种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影响患儿的健康与生长发育。
中药穴位贴敷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采用特效中药配方,制成贴敷剂,贴敷人体穴位 上(主要穴位为神阙穴)直接刺激人体穴位,激活人体自愈力,让机体自愈力发挥作用,达到治病之目的。
现代研究表明,当穴位的刺激,药物的渗透达到一定的量后,机体可产生非特异良性 刺激,激发机体内部的″生理应激系统″,通过神经一内分泌一体液的一系列调节,使机体防御免疫机能增强,新陈代谢加快,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向愈的目的。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贴敷剂及其制 备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 物、贴敷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可激活人体自愈力,畅通气血,消炎散结,缓急止痛,达到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优点。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采用了如下技术方 案:
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贴敷剂按照重量份的组成包括吴茱萸 5--30、高良姜10--20、白芍10--30、炙甘草10--20、五灵脂10--30、蒲黄10--30、 夏枯草10--30、浙贝5--20。
进一步的,包括吴茱萸5、高良姜10、白芍10、炙甘草10、五灵脂10、蒲黄10、 夏枯草10、浙贝5。
进一步的,包括吴茱萸15、高良姜15、白芍15、炙甘草15、五灵脂20、蒲黄20、 夏枯草20、浙贝15。
进一步的,包括吴茱萸30、高良姜20、白芍30、炙甘草20、五灵脂30、蒲黄30、 夏枯草30、浙贝20。
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穴位贴敷剂,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穴位贴敷剂,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治疗肠系膜淋 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穴位贴敷剂贴于神阙穴上。
第三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穴位贴敷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 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方脉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方脉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03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