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瓜‘帅兔’在制备筛选防治猝倒病药物的模型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1427.3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3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芳;黄大野;曹春霞;杨丹;姚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2/05;A01G24/28;A01G24/15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地址: | 430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瓜 帅兔 制备 筛选 防治 猝倒病 药物 模型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农药学领域,公开了黄瓜‘帅兔’在制备筛选防治猝倒病药物的模型中的应用,所述的应用过程包括,将催芽露白的黄瓜‘帅兔’,浸种待测制剂后,播入基质土中;28℃‑30℃光照培养至黄瓜子叶脱壳,浇灌清水至基质土饱和,调整环境温度为16℃‑17℃,黑暗培养7‑10d,所述的基质土无需灭菌。该方法更接近于田间实际条件,且不用制备病原菌及进行接种,发病均匀,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学领域,具体涉及黄瓜‘帅兔’在制备筛选防治猝倒病药物的模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由卵菌纲腐霉属(Pythium spp.)病菌引起的猝倒病是世界著名的毁灭性病害,可造成烂种、烂芽及幼苗猝倒。特别是在气温低,土壤湿度较大时发病严重,在温室及大田均可造成严重的危害。一般发病率20%-50%,严重地块可达80%以上。化学药剂防治仍是猝倒病防治的主要手段。目前可用于防治猝倒病的药剂较少,许多防治卵菌纲疫病的药剂对猝倒病防治效果并不理想,我国目前仅登记2种杀菌剂单剂和3种复配制剂。生产上通常使用甲霜灵防治猝倒病,但随着药剂的使用抗药性迅速出现,导致失效。生产上亟需安全有效和全新作用机理的杀菌剂品种。
在新农药的创制中,生物测定极为重要,是农药研发过程中的“眼睛”。杀菌剂生测一般分为离体和活体生测两种。离体生物测定技术抛离了环境对病害发生发展的影响及药剂、病原菌在寄主植物体中发生的微观变化,使得结果与实际应用差异较大。许多杀菌剂在离体条件下表现为无效,活体条件下表现为高活性,所以建立高效的活体生测方法对于农药创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防治作物苗期猝倒化合物的筛选模型,主要是制备病原菌菌丝块或者孢子悬浮液进行接种使作物发病来评价药效,试验步骤较多,周期较长。另外,腐霉菌保藏条件较普通植物病原真菌区别较大,一般植物病原真菌保藏温度为4℃,而腐霉菌保藏温度为15℃,并且在保藏过程中较其他真菌更易污染,需要定期活化维护菌种。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通过利用自然土壤基质本身携带猝倒病菌(腐霉菌)的特点,筛选出一株适合制备猝倒病模型的模式黄瓜品种:‘帅兔’,申请人先让黄瓜苗正常生长,得到健康苗,然后通过调节基质土壤温度和湿度,诱发猝倒病发生,从而构建猝倒病模型,用于防治猝倒病药物的筛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黄瓜‘帅兔’在制备筛选防治猝倒病药物的模型中的应用,该模型无需制备病原菌及进行接种,发病均匀,稳定,操作简便,筛选条件更接近于田间环境条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黄瓜‘帅兔’在制备筛选防治猝倒病药物的模型中的应用,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将催芽露白的黄瓜‘帅兔’,浸种待测制剂后,播入基质土中;28℃-30℃光照培养至黄瓜子叶脱壳,浇灌清水至基质土饱和,调整环境温度为16℃-17℃,黑暗培养7-10d;所述的基质土无需灭菌。
以上所述的应用中,优选的,所述的基质土为草炭土:蛭石:珍珠岩按照体积比3:0.5-1:0.5-1混合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猝倒病传统活体盆栽筛选化合物的方法一般是病原菌孢子拌土或者放置种子于病原菌菌块上,利用出苗率评价药剂防效。而猝倒病是出苗后发病,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方法,更接近于田间发病条件。
(2)本发明利用自然基质土中本身含有的极少量腐霉菌,诱发敏感性‘帅兔’发病,不用制备病原菌及进行接种,发病均匀,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母液浓度为722g/L霜霉威锰盐水剂在不同有效浓度下防控黄瓜猝倒病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未经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1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与显示驱动集成芯片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光学感测封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