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1545.4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5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丰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80 | 分类号: | B29B7/80;B08B1/02;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设备 | ||
1.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包括设备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辊筒(2)、从动辊筒(3)、传动皮带(4)、感应机构(5)、清洁调整机构(6),所述设备壳体(1)内部活动连接有主动辊筒(2),所述设备壳体(1)内部活动连接有从动辊筒(3),所述从动辊筒(3)内部固定连接有感应机构(5),用于检测传动皮带(4)是否由于过紧导致高频震动从而发出异响,所述设备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清洁调整机构(6),用于将主动辊筒(2)和从动辊筒(3)表面堆积的杂质和原料进行清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正面固定连接至主动辊筒(2)背面,所述主动辊筒(2)和从动辊筒(3)外侧均活动连接有传动皮带(4),通过驱动电机(7)带动主动辊筒(2)转动,从而带动传动皮带(4)转动,使得从动辊筒(3)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5)包括安装槽(51)、振动音叉(52)、闭合导体(53)、第一磁铁(54)、第二磁铁(55)、压敏电阻(56),所述从动辊筒(3)内部开设有安装槽(51),所述安装槽(51)内部固定连接有振动音叉(52),所述振动音叉(52)外侧固定连接有闭合导体(53),所述从动辊筒(3)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54),所述从动辊筒(3)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55),所述从动辊筒(3)内部固定连接有压敏电阻(5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54)和第二磁铁(55)对应面所带磁性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调整机构(6)包括安装轴(61)、第一齿轮(62)、第一齿条(63)、电致伸缩轴(64)、张力辊轴(65)、第二齿轮(66)、第二齿条(67)、连接轴(68)、清洁刮刀(69),所述设备壳体(1)内部活动连接有安装轴(61),所述安装轴(61)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2),所述第一齿轮(62)外侧啮合有第一齿条(63),所述第一齿条(63)顶部固定连接有电致伸缩轴(64),所述电致伸缩轴(64)顶部固定连接有张力辊轴(65),所述安装轴(61)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66),所述第二齿轮(66)外侧啮合有第二齿条(67),所述第二齿条(67)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8),所述连接轴(68)外侧固定连接有清洁刮刀(6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1)内部开设有滑动长槽(610),所述张力辊轴(65)背面活动连接在滑动长槽(610)内部,所述张力辊轴(65)顶部活动连接在传动皮带(4)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63)与设备壳体(1)左右侧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齿条(67)与设备壳体(1)上下侧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齿轮(66)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二齿条(67),所述第二齿条(67)外侧分别对应于主动辊筒(2)内侧和从动辊筒(3)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电阻(56)一端电性连接至设备电源,所述压敏电阻(56)另一端电性连接至闭合导体(53),所述闭合导体(53)电性连接至电致伸缩轴(64),所述设备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611),所述固定轴(611)正面固定连接至电致伸缩轴(64)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丰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丰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15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