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内花键输入轴的复合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61716.3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4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B23Q3/00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吴志勇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键 输入 复合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内花键输入轴的复合加工工艺,是选择以输入轴外齿轮的节圆为基准,使节圆的轴心线为整个输入轴的加工轴线,使加工出的曲面的圆心均在该加工轴线上。使用具有车削轴线的环夹夹具,由环夹夹具夹住输入轴的外齿轮,使输入轴的加工轴线与环夹夹具的车削轴线重合,然后绕车削轴线对输入轴进行加工。所述夹住输入轴的外齿轮,是在环夹夹具上设置多个球形定位件,上夹时,由多个球形定位件多点卡在外齿轮外周的齿槽中。这样,与传统加工工艺相比:可以大幅减少装夹次数,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能够明显降低多次装夹带来的累计误差,有效保证加工轴线的一致性,从而使得产品有更高的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内花键输入轴的复合加工工艺,属于新能源变速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能源带内花键输入轴的削磨加工,是对已完成内花键齿、外齿轮齿以及内孔、中心孔、外圆成形工艺的输入轴坯件在热处理后的进一步精加工。
目前行业通用的工艺流程为:热后磨中心孔——磨另一端中心孔——磨一端外圆端面——磨另一端外圆端面——热后车一端内孔——热后车另一端内孔——磨齿。这其中,至少需要6次装夹才能将一根输入轴的削磨加工工艺完成,这导致工艺流程的加工时间长;由于热后磨中心孔精度不好控制,中心孔变形,同时产品经过多次装夹,又导致叠加误差大,对成品质量一致性保证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新能源带内花键输入轴在加工过程中的装夹次数的问题,以提高输入轴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内花键输入轴的复合加工工艺,选择输入轴外齿轮的节圆为基准,使节圆的轴心线为整个输入轴的加工轴线,使加工出的曲面的圆心均在该加工轴线上。
进一步,使用具有车削轴线的环夹夹具,由环夹夹具夹住输入轴的外齿轮,使输入轴的加工轴线与环夹夹具的车削轴线重合,然后绕车削轴线对输入轴进行加工。
进一步,所述夹住输入轴的外齿轮,是在环夹夹具上设置多个球形定位件,上夹时,由多个球形定位件多点卡在外齿轮外周的齿槽中,以限制输入轴偏转和扭转;所述球形定位件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所述多个球形定位件多点卡在外齿轮外周的齿槽中,是多个球形定位件多点卡在外齿轮外周的齿槽的节圆以内。
进一步,是通过对输入轴实施一次换向共两次上夹来完成对输入轴的加工。
进一步,第一次上夹后的加工包括完成对输入轴一端的外圆加工,第二次上夹后的加工包括完成对输入轴另一端的外圆加工。
进一步,第一次上夹还包括完成对输入轴两端中心孔、内孔及所加工外圆的一端的端面的加工。
进一步,第一次上夹和第二次上夹后对输入轴两端外圆的加工包括车削加工和研磨加工。
进一步,所述对输入轴实施一次换向共两次上夹来完成对输入轴的加工,是在第一次上夹完成对输入轴一端的外圆加工后,调转输入轴的方向进行第二次上夹,夹持方式是利用锥顶夹具从输入轴的两端相向抵紧已经完成加工的中心孔孔口的锥形口边。
有益效果:与传统加工工艺相比:
1、可以大幅减少装夹次数,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2、由于装夹次数大幅降低,能够明显降低多次装夹带来的累计误差,有效保证加工轴线(7)的一致性,从而使得产品有更高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输入轴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所述输入轴上夹后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示出输入轴第一次上夹时夹持部位为外齿轮,图中所示加工轴线和车削轴线为虚拟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1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