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排水管道套环接口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63479.4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3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峰;惠林林;韩甲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6 | 分类号: | E03F3/06;E03F3/04;C04B2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王亮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排水管道 接口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排水管道套环接口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基台和设置在混凝土基台上的排水管道定位槽,两根排水管道嵌入到排水管道定位槽中进行对接;高延性混凝土层,填充覆盖两根排水管道之间的缝隙。施工过程中先进行高延性混凝土的制备,然后对排水管道外侧进行凿毛,将高延性混凝土多层抹压在凿毛的区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排水管道接口施工使用模板而施工过程复杂、工序多和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排水管道套环接口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排水管道套环混凝土接口施工常见做法为根据不同管径绑扎钢筋或者铺贴钢丝网或素混凝土后浇注混凝土,施工过程复杂,且工序较多,尤其是为了浇注混凝土需要支设模板,而混凝土排水管基本为圆形,模板加工更加复杂,甚至需要定制,施工成本高,施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排水管道套环接口结构及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排水管道接口施工使用模板而施工过程复杂、工序多和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排水管道套环接口结构,包括:
混凝土基台和设置在混凝土基台上的排水管道定位槽,两根排水管道嵌入到排水管道定位槽中进行对接;
高延性混凝土层,填充覆盖两根排水管道之间的缝隙。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延性混凝土层内部设置有钢丝网。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丝网采用锚固钉固定在高延性混凝土层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丝网的内侧设置有锚固钉的位置设置有垫块。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混凝土排水管道套环接口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泥、矿渣粉、粉煤灰、钢渣集料、减水剂、生物胶、消泡剂、膨胀剂分别计量,30-35质量份的水泥、15-20质量份的粉煤灰、10-20质量份的矿粉、30-35质量份的0.5-2m钢渣集料、物料用量0.05%-0.20%的减水剂、物料用量0.001%-0.005%的生物胶、物料用量0.03%的消泡剂、物料用量0.03%的膨胀剂以及物料用量0.2-0.3倍的水;
S2:将步骤S1所指各配料置入搅拌机中并进行搅拌并得到干粉物料,搅拌的时间不少于5分钟;
S3:在步骤S2中所得到的物料中分两次加入水并均匀搅拌,第一次加入水用量的三分之二,第二次加入剩余水量,搅拌的时间不少于7分钟;按照设定的配合比分批加入物料用量1.0%-1.5%的聚丙烯纤维,并搅拌均匀,搅拌的时间不少于5分钟,得到高延性混凝土混合料,并搅拌均匀,搅拌的时间不少于5分钟,得到高延性混凝土混合料;
S4:将排水管道安装对接完毕,对接缝砂浆嵌缝施工完毕后,浇注混凝土基台混凝土,并养护5天;
S5:将需要抹压高延性混凝土范围内的排水管道外壁进行凿毛,露出排水管道的骨料,并配合使用钢刷清除积渣杂物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S6:用干净水多次湿润需要抹压高延性混凝土的区域及周围20cm区域,对于排水管道直径在800--3000mm范围内的采用一排锚固钉锚固钢丝网;
S7:通过采用抹压工具将高延性混凝土进行分层抹压施工,直至设计厚度,每层厚度不大于1.5cm,后一层压抹应在前一层六七成干时尽快进行施工,且前后两道压抹时间间隔不宜超过4小时,中间层不收光,最后一层高延性混凝土进行收光压实;
S8:施工完成后进行保湿养护不少于7天,养护期满后,可进行下一道其他工序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34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