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葡萄籽油功能型的提花编织结构及其编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3617.9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2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皓;张洪宾;位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雪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4B1/12;D04B1/10;D03D15/283;D03D15/20;D03D15/50;D03D15/40;B32B9/02;B32B9/04;B32B27/02;B32B27/3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易佰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6 | 代理人: | 臧冰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葡萄 功能型 提花 编织 结构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葡萄籽油功能型的提花编织结构,包括提花编织结构,所述提花编织结构以变化双罗纹组织复合提花组织进行编织,变化双罗纹组织采用腈纶/竹纤维/葡萄籽油纤维和棉/粘胶/吸湿速干涤纶交替编织,提花组织采用棉/粘胶/吸湿速干涤纶进行编织。面料本体上设有装饰花纹,提高了编织结构的美观性;防静电层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电纤维,能够消除静电对人体的危害,消除人体运动或穿脱时产生的静电,提高人体穿脱时的舒适性;抗菌面料基层采用纳米银纤维编织,提高了基层本体的抗菌性能,同时增加的抗菌腔内填充有纳米银,提高了基层了抗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葡萄籽油功能型的提花编织结构及其编织工艺。
背景技术
葡萄是我国主要的水果之一,我国葡萄资源十分丰富,葡萄栽培地域广阔,产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葡萄废弃物的产量也逐年增加,现在我国每年约产生几十万吨的葡萄废弃物, 其中葡萄籽油约占鲜果总重的7%~10%,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葡萄籽油由于富含亚油酸、精华素等多种美容成分,因而在国外享有“食用美容品”的美誉.葡萄籽油是以葡萄籽油压榨分离精制而成的一种天然植物油,为浅绿色。葡萄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大大超过一般的植物油,其中亚油酸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葡萄籽油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在75%以上。葡萄籽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自由基清除剂之一,且易于被皮肤吸收,葡萄籽油主要提取物——原花青素(OPC)具有美白祛斑的功效,因为原花青素具有超强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是维生素C的20倍,能延缓老化,消除皮肤色斑、黄褐斑等。葡萄籽油可加速皮肤细胞生成,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使皮肤变得白皙、滑嫩。所以葡萄籽油是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和清楚自由基的美容护肤保健佳品。葡萄籽油添加到纤维素纤维纺丝液中,开发出葡萄籽油粘胶纤维,形成葡萄籽油纤维。
现代社会中用于服装的布料多种多样,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现在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布料的需求也不仅仅是时尚、保暖,人们会去注重怎么样穿的健康和安全。然而传统的面料功能单一,存在少有关注保湿亲肤和抗氧化功效、面料抑菌效果差和透气性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葡萄籽油功能型的提花编织结构及其编织工艺,以葡萄籽油为研发对象,通过将葡萄籽油添加到纤维素纤维纺丝液中,开发出葡萄籽油粘胶纤维,并混合腈纶、竹纤维等混纺成纱。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葡萄籽油功能型的提花编织结构,包括提花编织结构,所述提花编织结构以变化双罗纹组织复合提花组织进行编织,变化双罗纹组织采用腈纶/竹纤维/葡萄籽油纤维和棉/粘胶 /吸湿速干涤纶交替编织,提花组织采用棉/粘胶/吸湿速干涤纶进行编织。
优选地,所述提花编织结构上还热贴合设置有面料本体。
优选地,所述面料本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防静电层、透气层、抑菌层和亲肤层;
所述面料本体上还设有装饰花纹,装饰花纹均匀布置在面料本体上,且嵌设在防静电层的外表层上;
所述防静电层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电纤维,用于静电的消除。
优选地,所述透气层为涤纶吸湿纤维和葡萄籽油纤维条纹相间排料编织,且上端面设有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抑菌层包括抑菌块一、抑菌块二、横向气孔、纵向气孔和抗菌面料基层,抗菌面料基层的顶端等距离设有抑菌块一,抗菌面料基层的底端等距离设有抑菌块二,抑菌块一与抑菌块二错位设置。
优选地,所述抑菌块一与抑菌块二和抗菌面料基层的内部均等距离设有横向气孔,相靠近的两个横向气孔之间通过纵向气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抑菌块一、抑菌块二均采用纳米银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雪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雪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36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