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环氧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64035.2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1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闫振霞;牛洪彬;周韵;孟鹏;徐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古原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7 | 分类号: | C08G18/67;C08G18/66;C08G18/48;C08G18/42;C08G18/32;C08L63/00;C08L7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昭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9 | 代理人: | 吕玉健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酸 改性 聚氨酯 环氧增韧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环氧增韧剂、其制备方法及环氧树脂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环氧增韧剂含有活性的丙烯酸酯基,能在固化过程中与环氧树脂基体产生化学键接;同时与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不产生宏观相分离,实现对环氧树脂增韧的同时,保证了环氧树脂的高强度,实现环氧树脂高强度高韧性的统一。而且本发明的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环氧增韧剂可调配不同效果,适用于断裂伸长率30~100%的宽范围增韧和调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环氧增韧剂、其制备方法及环氧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化学稳定性等,在各行各业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环氧树脂脆性大、抗冲击性能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领域。
聚氨酯树脂具有柔性好,强度高,能实现高强度和柔韧性的统一,可以在增韧环氧树脂的同时,尽可能少牺牲环氧树脂的强度,是用于增韧环氧树脂的理想材料。但是通常用于增韧环氧树脂的聚氨酯树脂由异氰酸酯基封端,存在毒性大,储存期短,储存稳定性差等缺点;而且异氰酸酯与胺类固化剂的反应太快,难以控制,内应力大;不含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树脂虽然储存稳定性较长,但这种聚氨酯树脂普遍分子量大,与环氧树脂相容性不佳,容易产生相分离;而且这种聚氨酯树脂活性基团少,与环氧树脂基体形成化学键接少,对环氧树脂的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环氧增韧剂、其制备方法及环氧树脂组合物,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环氧增韧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a.将80~100份大分子二醇、0~5份小分子二元醇,40~60份二异氰酸酯混合后,于70~95℃反应2~3h得预聚体;
b.冷却至60~85℃,向预聚体中加入封端剂25~50份,反应2~4h;然后加入偶联剂1~5份直至反应1h,得所述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环氧增韧剂;所述封端剂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己内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环氧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二醇为聚丙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聚酯二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中的至少一种,分子量500~3000;所述小分子二醇为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上述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环氧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a.将80~100份大分子二醇、0~5份小分子二元醇,40~60份二异氰酸酯混合后,于70~95℃反应2~3h得预聚体;
b.冷却至60~85℃,向预聚体中加入封端剂25~50份,反应2~4h;然后加入偶联剂1~5份直至反应1h,得所述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环氧增韧剂;所述封端剂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己内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环氧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二醇为聚丙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聚酯二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中的至少一种,分子量500~3000;所述小分子二醇为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古原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古原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4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