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冲效果好的POC接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4580.1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4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合一;孙合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达富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8 | 分类号: | H04B1/08;F16F15/0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郭晓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效果 poc 接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效果好的POC接收器,包括接收器本体,所述结构器本体包括接收器以及设置于所述接收器外表面的缓冲结构;所述接收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POC电路,所述POC电路包括PCB板以及设置于所述PCB板上的电压源、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补偿电容;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缓冲结构与第二缓冲结构,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外壳,所述缓冲外壳与壳体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结构包括防护角,所述防护角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套筒以及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一端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另一端设置有缓冲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OC接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缓冲效果好的POC接收器。
背景技术
电子模型中POC是ProofofConcept(为观点提供证据)的缩写,在黑客圈中POC指观点验证程序,在化学名词中它指颗粒有机碳,在通讯技术名词中,POC(PTTOverCellular)意为无线一键通功能,也称PTT(PushToTalk),而在图像技术中,POC(pictureordercount)指图像序列号。另外,在医疗设备领域,POC(point-of-care)指床边即时检测。现有的POC接收器缓冲效果差及减震性弱;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碰撞时,容易造成POC接收器损坏,影响使用者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效果好的POC接收器,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缓冲效果好的POC接收器,包括接收器本体,所述结构器本体包括接收器以及设置于所述接收器外表面的缓冲结构;
所述接收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POC电路,所述POC 电路包括PCB板以及设置于所述PCB板上的电压源、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补偿电容;
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缓冲结构与第二缓冲结构,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外壳,所述缓冲外壳与壳体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均与缓冲外壳、壳体相互垂直,所述第二缓冲结构包括设置于缓冲外壳四个边角的防护角,所述防护角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与第一连接板一体成型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套筒以及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一端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杆另一端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上粘贴有缓冲垫。
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电压源、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补偿电容均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感与所述第一电阻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感与补偿电容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第一缓冲结构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结构与第一缓冲结构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壳体与缓冲外壳的形状一致,所述缓冲外壳的宽度大于壳体的宽度,且所述壳体设置于缓冲外壳内部。
所述防护角为“7”字形防护角,且所述防护角与所缓冲外壳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大小及形状均一致。
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缓冲垫的大小与缓冲板的大小一致,所述缓冲垫的厚度为1-3mm,且所述缓冲垫通过强力胶与缓冲板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缓冲板设置于缓冲外壳上方,且所述缓冲板与缓冲垫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达富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达富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4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