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泄漏电流的IGB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65231.1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4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邓高强;王俊;张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06;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泄漏 电流 igbt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泄漏电流的IGBT器件,包括有源区元胞结构和非有源区终端结构,所述有源区元胞结构包括:N型半导体衬底(4);形成于所述N型半导体衬底(4)正面的P阱层(5);形成于所述P阱层(5)正面的高掺杂P+区(6)和高掺杂N+发射区(7);形成于高掺杂N+发射区(7)中部并在垂直方向上贯穿P阱层(5)且底部位于N型半导体衬底(4)内的沟槽栅;由沟槽栅中的导电材料引出的栅电极;所述高掺杂P+区(6)和高掺杂N+发射区(7)共同引出的发射极电极;形成于所述N型半导体衬底(4)背面的P型集电区(1);在所述P型集电区(1)引出的集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集电区(1)的顶部引入具有电场截止作用的N型掺杂区,所述N型掺杂区包括形成于P型集电区(1)顶部的一阶N型掺杂区(2)和形成于一阶N型掺杂区(2)顶部的多个柱形的二阶N型掺杂区(3);
所述一阶N型掺杂区(2)与P型集电区(1)接触,所述二阶N型掺杂区(3)与一阶N型掺杂区(2)接触;所述有源区元胞结构中的二阶N型掺杂区(3)在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上均为间断分布,相邻的二阶N型掺杂区(3)之间为N型半导体衬底(4);所述非有源区终端结构中的二阶N型掺杂区(3)在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上均为不间断连续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泄漏电流的IGB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阶N型掺杂区(3)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N型半导体衬底(4)的掺杂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泄漏电流的IGB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区元胞结构中的二阶N型掺杂区(3)的注入窗口选自正方形、圆形和六边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泄漏电流的IGB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阶N型掺杂区(2)采用浅能级的磷离子、砷离子或深能级的硫离子、硒离子掺杂;所述二阶N型掺杂区(3)采用浅能级的磷离子、砷离子或深能级的硫离子、硒离子掺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泄漏电流的IGB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栅包括填充在沟槽内的多晶硅(8)和用以隔绝多晶硅(8)与沟槽内壁的氧化层(9)。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泄漏电流的IGBT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N型半导体衬底(4);形成终端场限环区;在所述N型半导体衬底(4)正面形成P阱层(5);在所述P阱层(5)正面形成高掺杂P+区(6)和高掺杂N+发射区(7);形成沟槽栅结构;形成顶部接触电极栅与发射极;钝化;形成背面柱形的二阶N型掺杂区(3);形成背面一阶N型掺杂区(2);形成背面P型集电区(1);形成背面电极集电极;进行测试、划片、管芯分割、引线键合、封装,完成工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泄漏电流的IGBT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所述二阶N型掺杂区(3)通过质子辐照和低温退火相结合的方式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52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气体的回收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更换窜辊缸装置及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