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梁洞口补强预埋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6848.5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珑信建筑科技事务所 |
主分类号: | E04C5/06 | 分类号: | E04C5/06;E04B1/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44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潘园公***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洞口 预埋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梁洞口补强预埋件。结构梁洞口补强预埋件由套筒和剪力键组成,使用时将结构梁洞口补强预埋件预埋在结构指定位置即可。其有益作用是在结构梁与管线交叉处能够有效降低管线安装所占空间高度因而降低建筑层高,并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提高施工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结构梁洞口补强预埋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建筑物功能日益完善,机电系统更趋复杂,机电安装涉及各个专业的协调配合,在安装过程中,总会出现结构梁与喷淋管、电缆桥架等管线的交叉问题而需要在结构梁上预留管线穿梁洞口。现有结构梁洞口补强方式一般采用设置附加纵筋、附加箍筋的方式,由于施工支模和钢筋绑扎难度较大,且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影响结构安全而较少采用。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一种结构梁洞口补强预埋件,使用结构梁洞口补强预埋件,管线可以穿梁布置,因而能够有效减少管线安装所占空间高度,实现降低建筑层高的有益目的,并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施工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梁洞口补强预埋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条件下结构梁的预留洞口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结构梁洞口补强预埋件,由套筒(200)、剪力键(300)等组成。
套筒(200)顶面、底面分别与剪力键(300)连接。
梁高H,梁宽B。
套筒高度H1,套筒宽度A,套筒长度不小于梁宽B。
剪力键长度H2及H3。
优选的,结构梁预留洞口宽度A、高度 H 1。
优选的,梁高H≥H1+H2 。
使用时将结构梁洞口补强预埋件预埋在指定位置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使用强度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结构梁与管线交叉所需高度H≤H+H1,不需要增加建筑高度即可实现结构梁与管线交叉功能,达到降低建筑层高的有益目的,并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施工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梁洞口补强预埋件第一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梁洞口补强预埋件第二优选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珑信建筑科技事务所,未经上海珑信建筑科技事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68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