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局放检测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8140.3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6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肖俊昱;周韫捷;杨洋;叶志豪;李海;李红亮;周宏;周咏晨;周晶晶;陈艳羚;陆乐;邹翔宇;管灏磬;徐一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5/18;G01R19/25;G08C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局放检测方法和装置,装置安装在高压电缆上包括第一高频电流互感器、第二高频电流互感器、第三高频电流互感器和处理器,第一高频电流互感器套设在电缆内芯外侧,第二高频电流互感器套设在接地电缆外侧,第三高频电流互感器套设在高压电缆外侧;处理器分别连接第一高频电流互感器、第二高频电流互感器和第三高频电流互感器,处理器包括加法电路和减法电路,加法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高频电流互感器和第二高频电流互感器,减法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加法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三高频电流互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有效检测高压电缆接头局放信号,准确率高,并且可以排除电缆环流造成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局放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局放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电缆作为城市的血脉,提供着城市生活所需的能量。一旦电缆出现故障。对城市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高压电路主要故障位置为高压电缆接头。做好高压电缆接头检测,是确保高压电缆稳定工作的要点。
高压XLPE电缆的局部放问题是引起高压电缆事故的主要因素,多年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电缆的绝缘部件存在缺陷,产生局部微量放电。而该放电过程加速了电缆绝缘性能劣化,最终导致电缆击穿。如何测量电缆的早期局部放电现象,对预防电缆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的电场应力较为集中,是电力电缆绝缘的薄弱环节,更容易产生绝缘故障。据统计,大部分的电缆绝缘击穿问题发生在电缆中间接头部位。
电缆接头局放发生点主要集中在高压电缆硅橡胶上。如果能够定位电缆接头橡胶绝缘层的具体位置。对与电缆接头橡胶层的故障问题进行数据化分析。找出电缆接头橡胶层薄弱环节。从而更有利于生产出合格率更好的产品。传统的局放检测,无论是使用电磁脉冲法,还是超声波的方法,都是没法实现橡胶层的定位功能的。而传统的电容式局放检测,也只能对整个电缆接头检测。不能实现定位功能。
电缆局放检测一直是电缆接头的故障判断的重要指标,常见的在电缆接头处的局放检测有HFCT检测和电容片局放检测。HFCT局放检测方式的缺点比较明显,一是HFCT频率响应是一个技术瓶颈,因此不能检测更高频率的局放信号。二是HFCT安装在接地接头两侧。因此受到接地线上的环流干扰。局放信号因此被掩埋在干扰信号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HFCT安装在接地接头两侧,受到接地线上的环流干扰,局放信号容易被掩埋在干扰信号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缆局放检测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缆局放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采集步骤:在电缆内芯外侧套设第一高频电流互感器,采集高压电缆芯线的高频信号;在接地电缆外侧套设第二高频电流互感器,采集接地电缆的高频信号;在高压电缆外侧套设第三高频电流互感器,采集高压电缆的高频信号;
局放电流检测步骤:根据采集的高压电缆芯线、接地电缆和高压电缆的高频信号,计算电缆局放信号,该电缆局放信号的计算表达式为:
式中,I为电缆局放信号值,i1为高压电缆芯线的高频信号值,i2为接地电缆的高频信号,i3为高压电缆的高频信号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缆局放检测装置,安装在高压电缆上,所述电缆局放检测装置包括第一高频电流互感器、第二高频电流互感器、第三高频电流互感器和处理器,所述第一高频电流互感器套设在电缆内芯外侧,所述第二高频电流互感器套设在接地电缆外侧,所述第三高频电流互感器套设在高压电缆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8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