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化塔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8689.2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9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傅家宝;陈子育;申友利;张刘亮;刘长征;付海涛;王强强;李亚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安固锅炉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化塔,所述氢化塔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第三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下端,所述第二筒体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三筒体,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以及所述第三筒体的两端均密封连接封头;所述第一筒体的下端连接裙座,所述裙座连接接地板,所述第二筒体内安装有气液分布器支撑件、栅板、栅板支撑件、液体预分布器支撑,所述栅板支撑件支撑所述栅板,所述第三筒体内安装有两个冷却器,两个所述冷却器相互上下平行地布设。本发明通过两个连接段将三个筒体连接组成塔体,使得氢化塔可以拆卸,拆卸后十分利于对筒体进行清洗和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化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氢化塔。
背景技术
氢化塔作为工业常用的设备之一,大部分涉及到氢化反应的制备工艺需要应用到氢化塔。
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CN211393860U公开了一种高效氢化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一体成型有进气口、填料口、进料口、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塔体的一侧固定安装进气管,所述进气管通过进气口与塔体的内部固定连通,所述塔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流盒,所述分流盒上开设有多个分流通槽,所述分流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分流管,两个所述分流管的底部均开设有多个分流口,所述塔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液总管,所述进液总管通过进液口与两个分流管固定连通,所述塔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填料管,所述分流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填料层,所述填料管通过填料口与填料层的内部固定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氢化塔的氢化效率,实用性强。但是该现有技术中,塔体一体成型,十分不利于氢化塔的搬运和清洗。
基于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提供了本发明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氢化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一种氢化塔,所述氢化塔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第三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下端,所述第二筒体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三筒体,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以及所述第三筒体的两端均密封连接封头;
所述第一筒体的下端连接裙座,所述裙座连接接地板,所述第二筒体内安装有气液分布器支撑件、栅板、栅板支撑件、液体预分布器支撑,所述栅板支撑件支撑所述栅板,所述第三筒体内安装有两个冷却器,两个所述冷却器相互上下平行地布设;
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所述第三筒体上均设置有卸料口管口、再生蒸汽入口管口、氢化液管口、冷却水出口管口、冷却水入口管口、安全阀接口管口以及工作液接口管口,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筒体上均设置有氢气入口管口和氮气入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筒体的外侧中部安装有铭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所述第三筒体上均设置有人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所述第三筒体上均设置有温度计管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所述第三筒体上均设置有压力计管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所述第三筒体上分别设置有视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器包括壳体和两个管体,所述两个管体分别封闭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壳体内设置冷却组件,两个所述管体通过螺栓、螺母以及垫片配合密封所述壳体的两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冷却器的冷却组件相互对称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氢化塔,通过两个连接段将三个筒体连接组成塔体,使得氢化塔可以拆卸,拆卸后十分利于对筒体进行清洗和运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安固锅炉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阜阳安固锅炉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8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氯化聚丙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面料印染中水的节能利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