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基板减薄的主轴组件及基板减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9105.3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7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文;王江涛;付永旭;刘远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4 | 分类号: | B24B41/04;B24B57/02;B24B55/00;B24B7/22;F16J15/40;H01L21/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板减薄 主轴 组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基板减薄的主轴组件及基板减薄装置,主轴组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上端配置有输液座;所述主体部的中心配置有输液孔,其沿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所述输液座密封连接于主体部的定子的顶部,其配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与外部的磨削液源连接,其另一端插接于所述输液孔中,以将磨削液经由输液孔输送至主体部的下端;所述输液管的下部配置有束气部,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输液管的外周侧;所述主体部的转子相对于束气部转动时,所述束气部的上侧形成由上至下的压力逐渐变大的压力梯度,以防止磨削液沿所述输液孔倒流至所述输液座的上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基板减薄的主轴组件及基板减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半导体(Integrated Circuit,IC)制造的后道制程阶段,为了降低封装贴装高度,减小芯片封装体积,改善芯片的热扩散效率、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以及减轻芯片的加工量,基板在后续封装之前需要进行基板减薄,减薄后的芯片厚度甚至可以达到初始厚度的5%以下。
基板减薄技术也称基板磨削技术,其主要应用于基板的背面减薄,所谓背面是指基板未铺设有器件的一面,一般为如硅、氧化硅、氮化硅、碳化硅、蓝宝石等材料的衬底。
主轴组件是基板减薄装置的重要部件,通常磨削液通过主轴组件供给至主轴组件底部的砂轮盘,实现基板材料的去除。主轴组件的顶部通常配置旋转接头,以实现供液管路与旋转的磨屑主轴之间的连接。而旋转接头的配置会给主轴组件带来不必要的振动,这些振动会干扰基板磨削参数的调整,影响基板磨削的平整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了一种用于基板减薄的主轴组件,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上端配置有输液座;所述主体部的中心配置有输液孔,其沿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所述输液座密封连接于主体部的定子的顶部,其配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与外部的磨削液源连接,其另一端插接于所述输液孔中,以将磨削液经由输液孔输送至主体部的下端。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输液管的下部配置有束气部,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输液管的外周侧;所述主体部的转子相对于束气部转动时,所述束气部的上侧形成由上至下的压力逐渐变大的压力梯度,以防止磨削液沿所述输液孔倒流至所述输液座的上部。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输液座与所述转子之间设置有间隙,在输液管通入磨削液之前所述转子旋转,以对所述束气部及其上的空间抽空处理。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输液座还配置有与所述间隙连通的气孔,所述气孔与外部的高压气源连通,以在所述束气部形成低压区,实现所述输液座与所述转子之间的动密封。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输液座还配置有漏液传感器,其配置于所述输液座的安装孔并与所述间隙相连通,以检测是否有磨削液倒流至输液座。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束气部为管状结构,其外周侧配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旋向与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相同。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束气部能够沿所述输液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节形成的压力梯度与所述输液座的距离。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输液座还配置有排液部,其与所述间隙相连通以排出倒流的磨削液。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输液管的下部设置有管壁螺纹槽,所述管壁螺纹槽的螺旋方向与转子的旋转方向相同。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板减薄装置,其包括上面所述的主轴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主轴组件无需配置旋转接头,以方便消除了旋转接头带来的振动,保证主轴组件运行的稳定性;此外,在供液管的外周侧设置能够调节压力的束气部,旋转的转子在输液孔形成压力梯度,有效实现运动部件的密封,防止磨削液的倒流,保证磨削液的可靠供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9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