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除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2024铝合金微裂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9111.9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6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肖创维;朱上;李志文;余圣甫;史玉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28 | 分类号: | B22F10/28;B22F9/04;B22F1/14;B22F10/31;C22C21/16;B33Y10/00;B33Y40/1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激光 选区 熔化 制造 2024 铝合金 裂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2024铝合金微裂纹的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增材制造得到的2024铝合金。所述方法包括:将2024铝合金粉末与稀土钇粉末进行预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末;然后将所述第一混合粉末与2024铝合金粉末进行混合,并放置于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处理,得到第二混合粉末;利用该第二混合粉末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方法进行增材制造,得到2024铝合金零部件。本发明通过将钇粉均匀混入2024铝合金粉中,消除了2024铝合金在成形过程中出现的微裂纹,提高了2024铝合金的抗拉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消除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2024铝合金微裂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仅次于钢的第二大金属,具有密度小、可强化、易加工、耐腐蚀、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等特性,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其中,2024铝合金是以铜、镁、锰为主要合金元素的典型结构材料,可以进行热处理强化,以获得较其它类型铝合金更高的强度,属于硬铝合金,常应用于航空航天中机身、下机翼表面、发动机挡板等。
近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从最开始的仅适用于各类原型的快速制造,到如今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交通运输等领域,有着广阔发展前景。作为一种典型增材制造技术,激光选区熔化基于离散/堆积的原理以及激光焊接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对需要打印的模型进行切片,在二维平面内激光扫描使粉末材料局部熔化,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层层堆积,将连续的轨道和层以冶金结合的形式粘合在一起,最终完成三维实体的成形。与传统的制造方法(如铸造、锻造、粉末冶金等)相比,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在结构复杂零件的轻量化制造、一体化成形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且其成形件具有成形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基本无需后处理等特点。
因此,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成形2024铝合金可以很好地满足航天航空领域对材料轻质高强、结构一体化成形的需求。然而,2024铝合金的凝固区间较宽(约为135℃),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时存在很高的微裂纹敏感性,严重恶化了强度,尚失了应用价值。已有研究团队采用球磨混粉方法将锆粉加入到2024铝合金粉中,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过程中锆粉可有效抑制微裂纹的产生。但是,球磨混粉较难实现锆粉在铝合金粉中的均匀分布,不利于成形实体中微观组织的均匀形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2024铝合金微裂纹的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增材制造得到的2024铝合金,其目的在于消除2024铝合金在成形过程中出现的微裂纹,提高2024铝合金的抗拉强度,通过将钇粉均匀混入2024铝合金粉中,由此解决2024铝合金的凝固区间较宽(约为135℃),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时存在很高的微裂纹敏感性,严重恶化了强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除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2024铝合金微裂纹的方法,包括:将2024铝合金粉末与稀土钇粉末进行预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末;然后将所述第一混合粉末与2024铝合金粉末进行混合,并放置于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处理,得到第二混合粉末;利用该第二混合粉末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方法进行增材制造,得到2024铝合金零部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粉末中2024铝合金粉末与钇粉末的质量之比为(0.8-1.2):1。
优选地,所述钇粉末的纯度为99.9%,粒径为0.4-128μm。
优选地,所述预混合采用超声进行预混合,该超声为连续振动模式,超声功率为100W,作用时间为20-40min。
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粉末的质量与所述第二混合粉末的质量之比为(0.018-0.066):1;所述混合粉末中钇粉末的含量为1~3wt%。
优选地,所述球磨处理的条件为球料比为1:1,放入球磨罐之后抽真空并充入氩气保护,球磨转速为200-400rpm,球磨时间为4-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9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