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E平台的重力坝建模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9874.3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9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覃祥建;李竞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e 平台 重力坝 建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建设技术领域,为了提高建模效率及精度,提供了一种基于3DE平台的重力坝建模系统,包括:骨架搭建模块,用于构建重力坝模型的基础骨架;初级模块,用于根据基础骨架搭建重力坝模型的初级模型;次级模块,用于根据初级模型及基础骨架进行优化补充以形成最终的重力坝模型。一种基于3DE平台的重力坝建模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重力坝模型的基础骨架;步骤2、根据基础骨架实例化初级模型;步骤3、根据基础骨架及初级模型进行优化补充以形成最终的重力坝模型。采用上述方式使得建模过程简单且精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3DE平台的重力坝建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重力坝作为挡水建筑是一种使用广为普遍的结构,一般具有挡水坝段、泄洪坝段、消力池等主要结构以及泄洪孔口、廊道、牛腿、边墙、梁板柱等次要附属结构。
在目前广泛实行的重力坝三维建模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草图开始进行设计,并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建立主要结构及次要附属结构模型,另外一种是开发了一种快速建模的知识工程模板,能够快速搭建简单的三维模型。采用第一种方式建模,工作量大,调整不方便,无法重用过去的模型,设计效率低下,难以达到完美的设计成果。已有的一些快速建模方法仅是参数化设计,结构简单,仅能简单调整结构尺寸,精度和适应只达到规划阶段,无法达到技施阶段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建模效率及精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E平台的重力坝建模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3DE平台的重力坝建模系统,包括:
骨架搭建模块,用于构建重力坝模型的基础骨架;
初级模块,用于根据基础骨架搭建重力坝模型的初级模型;
次级模块,用于根据初级模型及基础骨架进行优化补充以形成最终的重力坝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初级模块中设置有用于根据相关参数A建立闸墩模型的闸墩模块,用于根据相关参数B建立消力池模型的消力池模块,用于根据相关参数C建立泄水堰模型的泄水堰模块及用于根据相关参数D建立重力坝模型的重力坝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相关参数A包括闸墩类型、墩头类型、墩尾类型、闸墩牛腿尺寸、闸墩平台尺寸、闸墩结构尺寸;所述相关参数B包括消力池深度、宽度、齿槽尺寸及尾坎尺寸;所述相关参数C包括泄水堰上下游齿槽尺寸、上游斜面尺寸、堰顶前沿类型、堰面曲线数据及堰尾类型;所述相关参数D包括开挖平台长度、高程、坝顶宽度、坝段长度、悬臂结构、贴脚的长、宽及高。
进一步地,所述次级模块中设置有泄洪孔口模型、牛腿模型、梁板柱模型、胸墙模型、门槽模型、储门槽模型、边墙模型、消能工模型及廊道模型。
基于3DE平台的重力坝建模方法,包括:
步骤1、构建重力坝模型的基础骨架;
步骤2、根据基础骨架实例化初级模型;
步骤3、根据基础骨架及初级模型进行优化补充以形成最终的重力坝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具体为:
步骤11、确定重力坝轴线和左右岸控制点;
步骤12、根据重力坝轴线和左右岸控制点构建基础骨架。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主要结构及次要附属结构模块化,使得建模更加容易,通过基础骨架搭建初级模型,在基础骨架和初级模型的基础上形成最终模型,建模过程层层递进,建模过程简单且精度更高。由于各模块是单独一个结构系统,可以任意调整各部分尺寸大小,建模效果好、容易维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9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