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用材料磁性异物的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0000.X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9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姚凌峰;马俊强;鲍展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8;G01N1/40;G01N15/02;G01N23/2251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宋会然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用材 磁性 异物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材料磁性异物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萃取待测材料中的磁性异物:s11、将用以盛装待测材料的第一容器除磁;s12、将待测材料加入盛装有水的第一容器中,并用带有隔离层的磁棒搅拌,以萃取磁性异物;s13、获取隔离层上的磁性异物;(2)、分散导电剂:采用溶剂将除磁后的导电粉末材料超声分散,并定容至预设浓度后,获得混合液;(3)、观测、分析磁性异物。本发明通过分散导电剂并把分散后的混合液加入萃取的磁性异物中,在取下滤膜后能够在电镜下观测,可更准确地观测分析出磁性异物的成分、大小,且本分析方法采用常规设备,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材料磁性异物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材料生产过程中因加工磨损等原因难以避免磁性异物的引入,而磁性异物的引入会刺穿隔膜,造成电池自放电。自放电对锂离子电池会造成致命的影响,自燃甚至爆炸,因而检测电池用材料是否含有金属异物就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一般是将电池用材料磁选后,将磁选出来的材料清洗后通过ICP-OES 或清洁度分析仪或SEM-EDS测试。ICP-OES只能测试异物的元素含量,不能确定异物的组成、尺寸、形貌、数量;而清洁度分析仪虽然能区分金属和非金属,颗粒尺寸及数量,但是不能确定元素和组成。SEM-EDS则既能观测出成分、又能得出数量和大小,但是需要具有低真空模式的电镜+能谱,否则容易产生荷电效应,导致无法测试,但此方法使得设备成本高较高。因此,大多锂电池企业采用导电胶粘附异物方案排除荷电效应进行测试,但该方法不能全面反映异物情况,导致测试不真实,且粘贴的过程也容易堆积或产生撒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材料磁性异物的分析方法,其能够较准确得测出电池用材料中的磁性异物,并能够分析出异物数量、大小及成分等参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材料磁性异物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萃取待测材料中的磁性异物:
s11、将用以盛装所述待测材料的第一容器除磁;
s12、将所述待测材料加入盛装有水的所述第一容器中,并用带有隔离层的磁棒搅拌,以萃取所述磁性异物;
s13、获取所述隔离层上的所述磁性异物;
(2)、分散导电剂:
采用溶剂将除磁后的导电粉末材料超声分散,并定容至预设浓度后,获得混合液;
(3)、观测、分析磁性异物:
将所述混合液加入步骤S1所萃取的磁性异物中,抽滤至干燥,取下滤膜,干燥后采用电镜观测,用清洁度分析软件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
步骤s12包括:
将所述待测材料加入盛装有水的所述第一容器中,向所述第一容器中放入带有隔离层的所述磁棒,密封所述第一容器后,在罐磨机上搅拌;
取出带有隔离层的所述磁棒,放入除磁后并盛装有水的第二容器中,再在罐磨机上搅拌。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在所述罐磨机上的搅拌速度为50-70r/min,搅拌时间不小于15min。
进一步的,
步骤s13包括:
取下所述隔离层,并在第三容器中清洗所述隔离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0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