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低净空轻量化汇流排膨胀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0190.5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5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河;王涛;熊星;宋博瀚;陆佳;张琳;孙硕;谢峰;崔浩峰;张敏;郭建华;葛志锐;崔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4 | 分类号: | B60M1/2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倪鹏程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净空 量化 汇流 膨胀 接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低净空轻量化汇流排膨胀接头,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第二膨胀接头;第一取流器,其一端与第一膨胀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压板;第二取流器,其一端与第二膨胀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压板;下压板具有一水平设置的水平段,水平段内开设有凹槽,其内安装有顶部与第二膨胀接头或第一膨胀接头底部相抵的压块;压块与取流器底部配合夹持第二膨胀接头或第一膨胀接头,并将第一取流器与第二膨胀接头滑动连接或将第二取流器与第一膨胀接头滑动连接;第一膨胀接头可相对于第二膨胀接头滑动,保证机车稳定运行,提高机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膨胀接头,具体是一种适用于低净空轻量化汇流排膨胀接头。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受地形地貌、城市规划等条件约束,市区内多为地下段,地下段隧道内接触网主要采用刚性悬挂,其结构高度受到隧道净空的限制;工程实际中,刚性接触网悬挂系统及零部件既要满足隧道净空要求,又要保证安全可靠的供电;因此,研制出适用于低净空隧道环境的汇流排膨胀接头是刚性接触网今后发展的趋势。
刚性悬挂供电系统的理想运行状态是弓网间接触可靠,为电力机车连续从接触网上获得电能提供保障;受电弓和接触线之间的可靠接触和相互作用,是保证电力机车良好受流的重要条件。
刚性接触网悬挂结构刚度较大,受电弓高速通过刚度较大的定位点时会受到冲击作用,尤其是在锚段关节处,不利于良好的弓网动态受流;定位点刚度大造成刚性接触网接触线磨耗严重且不均匀的问题比较突出,影响弓网间正常的接触和取流,进而影响运行安全;汇流排膨胀接头串接在两个锚段的汇流排中间,由于重量的突然增加,受电弓的接触力突变,从而形成弓网间的硬点,硬点引起的弓网离线和离线瞬间产生的高温电弧,给接触网及受电弓带来极大危害。
因此,汇流排膨胀接头的自重会影响接触线的平顺度,其自重越小,下垂度越小,接触线越平顺,接触线与受电弓接触越可靠,能更好地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应考虑其安装应用后部分零部件的方便更换问题,以提高检维修的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低净空的轻量化的汇流排膨胀接头,既能适用于低净空的隧道环境,又能对系统因温度变化导致的热胀冷缩进行补偿,通过限制膨胀接头下垂度保证接触线的平顺,实现锚段关节处受电弓与接触线之间的可靠接触,保证受电弓良好取流,提升受电弓对刚性接触网的追随性,提高弓网受流质量,对于减少整体工程投资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低净空隧道环境中,如何实现锚段间良好的电气连接和平滑过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低净空轻量化汇流排膨胀接头,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膨胀接头、第二膨胀接头;第一取流器,其一端与第一膨胀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压板;第二取流器,其一端与第二膨胀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压板;下压板具有一水平设置的水平段,水平段内开设有凹槽,其内安装有顶部与第二膨胀接头或第一膨胀接头底部相抵的压块;压块与取流器底部配合夹持第二膨胀接头或第一膨胀接头,并将第一取流器与第二膨胀接头滑动连接或将第二取流器与第一膨胀接头滑动连接;
第一取流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膨胀接头,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膨胀接头;第二取流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膨胀接头,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膨胀接头,通过尼龙压块与下压板的夹持,将取流器与膨胀接头夹持,限制了膨胀接头下垂度;当供电系统在线路中因热胀冷缩产生自由伸缩时,第一膨胀接头可相对于第二膨胀接头发生滑动,实现锚段间良好的电气连接和平滑过渡,保证机车稳定运行,提高机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采用凹槽内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作用于压块的底部,使压块始终与膨胀接头底部相抵。
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压块始终和第一膨胀接头的底部相抵,从而实现了对第一膨胀接头或第二膨胀接头的夹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01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