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式模块化多户计量电表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0478.2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2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锋;李煦帆;李志刚;李志学;麻锋杰;房志令;李彦雷;楚明月;王雷;王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8 | 分类号: | H02B1/48;H02B1/03;H02B1/20;G07F15/06;H02B1/4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模块化 计量 电表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集成式模块化多户计量电表及其工作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表具体结构设计不清晰、电表布局易导致偷电漏电以及安装和更换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通过设计整入整出的可拆卸式集成进线机构和集成出线机构,保证多用户的输电线的集成化管理,方便电表线路的安装和更换,且在外部观察无法得到单独一户的线路,防止偷电漏电的情形发生;其次,设计电量数据显示控制机构,方便各个用户进行智能化查询用电信息和电费存储,方便快捷;最后,设计结构清晰的集成控制机构,方便集成模块化电表的实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量计量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模块化多户计量电表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多用户建筑采用传统一户一表式电量计量占用大量的空间,因此多用户智能电表的设计与使用越来越广泛。
首先,随着科技的大发展,智能控制技术不断发展,研究人员也对多用户智能电表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405733U,授权公告日2015.06.17”公开了一种电子式多用户智能电表,通过设计由单片机、计量芯片和逻辑芯片等构成的控制电路及电流互感器和继电器控制芯片对多用户的用电进行计量控制,并记载里详细的电路连接方式,但其对于多用户电表的具体结构布局没有进行详细的记载。现有技术中也多是针对多用户电表的控制系统进行的描述,缺少针对电表的具体结构的描述,而一个多用户电表的布局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电表的生产效率、用户使用体验和电表计量控制效率。
其次,在现有的电力网络布局中,电表布局属于基础性设计布局,而之前的传统一家一户的电表设计布局极易导致偷电漏电、安装和更换不便的问题。
因此,多用户智能电表的广泛推广的大背景下,急需一种集成模块化设计的多用户电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表具体结构设计不清晰、电表布局易导致偷电漏电以及安装和更换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成模块化设计的多用户电表,首先,通过设计整入整出的可拆卸式集成进线机构和集成出线机构,保证多用户的输电线的集成化管理,方便电表线路的安装和更换,且在外部观察无法得到单独一户的线路,防止偷电漏电的情形发生;其次,设计电量数据显示控制机构,方便各个用户进行智能化查询用电信息和电费存储,方便快捷;最后,设计结构清晰的集成控制机构,方便集成模块化电表的实际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集成式模块化多户计量电表,包括箱体、集成进线机构、集成出线机构、电量数据显示控制机构和集成控制机构,集成进线机构安装在箱体的一侧且与集成控制机构相连接,集成出线机构安装在箱体的下部且与集成控制机构相连接,电量数据显示控制机构安装在箱体的前部且与集成控制机构相连接,集成控制机构安装在箱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集成进线机构包括三相进线端子、绝缘框和集成进线插接线,绝缘框安装在箱体的一侧且与箱体相连通,三相进线端子安装在绝缘框内部且与集成控制机构相连通,集成进线插接线的输出端安装在绝缘框内且与三相进线端子相连通。
进一步的,集成出线机构包括出线端子、电表零线接口、绝缘支撑座、绝缘防护壳和集成出线插接线,绝缘支撑座安装在箱体的下部,出线端子安装在绝缘支撑座上且出线端子与集成控制机构相连通,电表零线接口安装在绝缘支撑座上,绝缘防护壳安装在绝缘支撑座上,集成出线插接线的输入端安装在绝缘防护壳内且与出线端子相连接。
进一步的,电量数据显示控制机构包括充电储值组件、电量显示窗、CPU集成电路板和用户选择按钮,充电储值组件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且与电量显示窗相连接,CPU集成电路板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且与集成控制机构相连接,电量显示窗安装在箱体的前部且与CPU集成电路板相连接,用户选择按钮安装在电量显示窗的一侧且与电量显示窗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0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