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1483.5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4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盛兴才;秦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天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钟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碧岭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模条开合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模条,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下模板上表面,模条上方转动设有盖板,盖板与模条贴合时能形成供线束穿过的压线孔,上模板能下降至与下模板相抵合模以压紧盖板与模条;第一顶出机构,部分升降活动穿设于下模板,第一顶出机构顶部能上升至穿出模条,并将盖板顶开;第二顶出机构,部分升降活动穿设于下模板,第二顶出机构顶部能上升至与模条相抵;当第一顶出机构将盖板顶开后,第二顶出机构移动以解除卡扣结构对模条的固定,并能继续上升将模条顶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注塑完成后将盖板和模条按顺序顶开,再取出产品,可以避免拉伤线束,降低产品不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
背景技术
大部分的塑料线束都是通过注塑工艺加工而成的,线束模具运用领域广泛,针对线束外观要求较高的产品,线束在模具中摆放安全和如何避免压线极为重要,
目前,现有生产过程中,线束都需要人工手动摆放到模具中,人工不好操作,安全隐患大;将线束直接放入模具,对摆放方式要求很高,如果摆放不好,在合模时容易压线,线束被夹紧后再开模取出产品时,容易将线束拉伤损坏,产品不良率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将线束通过盖板和模条固定,注塑完成后将盖板和模条按顺序顶开,再取出产品,可以避免拉伤线束,降低产品不良率,提高加工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设于下模板上方并能相对下模板升降活动;模条,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下模板上表面,模条上方转动设有盖板,盖板与模条贴合时能形成供线束穿过的压线孔,上模板能下降至与下模板相抵合模以压紧盖板与模条;第一顶出机构,部分升降活动穿设于下模板,第一顶出机构顶部能上升至穿出模条,并将盖板顶开;第二顶出机构,部分升降活动穿设于下模板,第二顶出机构顶部能上升至与模条相抵;当第一顶出机构将盖板顶开后,第二顶出机构移动以解除卡扣结构对模条的固定,并能继续上升将模条顶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线束模具模条开合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相比人工放置线束而言,将线束通过模条盖板固定再放入模具中,简单方便,放置位置不会出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注塑完成后,线束一端与注塑产品相连,另一端被夹紧;上模板上升,上模板与下模板开模,第一顶出机构先上升,将盖板顶开,使线束不再被盖板和模条夹紧,第二顶出机构再上升,将模条以及注塑产品从下定位槽、型腔中顶出;第一顶出机构和第二顶出机构依次顶起,在取出产品的时候,线束不再受约束,减少了对线束的拉扯,避免拉伤损坏线束,降低产品不良率,提高了加工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盖板上设有第一压线槽,模条上设有第二压线槽,盖板转动至与模条贴合时,第一压线槽与第二压线槽配合形成压线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下模板上设有型腔以注塑成型,压线孔与型腔连通,线束一端固定在压线孔内,另一端伸入型腔中,以便注塑时将线束和注塑产品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杆和顶板,顶板升降活动设于下模板下方,模条上贯穿设有第一顶出孔;第一顶杆下端固定连接于顶板上,上端伸入第一顶出孔并能沿第一顶出孔升降,第一顶杆能随顶板上升以将盖板顶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模条侧面设有卡口,下模板上对应设有卡槽;卡扣结构活动设于卡槽内,并能沿卡槽朝模条移动,卡扣结构能移动至部分伸入卡口中,以对模条进行限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顶出机构包括第二顶杆和顶出板,顶出板升降活动设于下模板下方,模条底部开设有第二顶出槽,第二顶出槽与卡口连通;第二顶杆下端固定连接于顶出板上,上端伸入第二顶出槽,并能在第二顶出槽中升降,第二顶杆能随顶出板上升至与卡扣结构相抵,并能继续上升以将卡扣结构推出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天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天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1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