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的优化布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2390.4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4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国;陈勇;唐旭;金路;陈大玮;宋长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30/20;G06Q50/06;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站 稳压器 加热 元件 优化 布置 方法 | ||
1.一种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的优化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压水堆核电站稳压器及其内部电加热器的结构,根据工程实际,建立包含电加热器的核电站稳压器三维全尺寸几何模型,并采用CFD前处理软件进行网格划分以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S2、根据稳压器内的流动、传热和相变过程,构建超高压过冷沸腾流动传热模拟的数学物理模型,确定出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和RPI壁面沸腾模型的耦合关系;
S3、将步骤S2构建的数学物理模型转化为计算机语言,并嵌入到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中,以实现高压环境下沸腾传热的模拟计算;
S4、根据电加热器和冷却剂之间的热量耦合关系,确定冷却剂波入速度、温度和压力,并设定电加热器元件的加热方式及功率大小,从而确定出初始工况及边界条件;
S5、根据实际稳压器内部电加热器的分组及数量,结合典型的电加热器布置方式,以分别设置通断式电加热器和比例式电加热器的工作模式;
S6、根据全局库朗数,设定迭代时间步长,对不同布置方式对应的流动传热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当满足过冷沸腾模拟收敛条件之后,通过CFD后处理软件分析稳压器内部不同截面的流场、温度场及空泡份额分布情况,得出最佳的比例式电加热器布置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的优化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确定压水堆核电站稳压器及其内部电加热器的结构,包括稳压器上封头、筒体、下封头、电加热器的详细尺寸结构;
S12、根据工程实际,建立包含电加热器的核电站稳压器三维全尺寸几何模型,并对稳压器内部及电加热元件进行简化,其中,几何模型包括稳压器以及与稳压器连接的波动管管道;
S13、对建立的稳压器三维全尺寸几何模型进行四面体网格划分,并以轴向截面平均空泡份额和截面平均温度为参考对象,验证网格无关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的优化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对稳压器内部及电加热元件进行简化的具体过程为:忽略冷段、端塞以及密封的端部连接器,只保留加热段,不考虑其内部的结构,将其简化为圆柱体;
忽略稳压器内的电加热器支撑板、导流板、筛网、波动管与稳压器的接管结构,以稳压器下封头与筒体交接面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流体从y正方向进入,重力方向为y负方向;
截取下封头以上高1m的筒体进行建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的优化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构建的数学物理模型具体为:
其中,下标k表示气体或液体,下标i表示非k相,αk,ρk,Hk分别为每相的体积分数,密度,速度,焓值,为从k相到i相的质量传递,该数学物理模型等式右边的第一项表示压强引起的焓变;第二项是分子热通量和湍流热通量的组合;第三项表示扩散质量通量引起的焓的变化;最后一项表示壁面热流通量,具体采用RPI壁面沸腾模型计算热通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的优化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RPI壁面沸腾模型包含对流传热项、激冷热流项和蒸发热流项,其中的汽泡核化密度采用LC模型、脱离直径采用Unal模型、脱离频率采用Cole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稳压器电加热元件的优化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是对RPI壁面沸腾模型进行UDF编译,采用C语言编写、使用DEFINE宏定义,通过调用流体速度、温度、压力、压力梯度、湍流动能、速度梯度、壁面、边界的热流量、对流换热系数,并耦合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以将RPI壁面沸腾模型转换为计算机语言嵌入到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中,使高压环境下沸腾传热的计算得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23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